如果将20岁到30岁定义为人生的黄金十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级上士龙通清将自己这段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守卫的大山和山里的孩子。
2006年,龙通清来到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某边防团服役。与此同时,他作了一个重要决定——跟随连队老兵杜国松,利用业余时间到驻地错那市卡达乡唯一的小学支教。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卡达乡,隐匿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冰峰之中。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里绝妙的自然景观,而绵延的雪山堵住了当地藏族群众走出去的通道,也让这里成为雪山孤岛。
卡达乡小学镶嵌在雪山山腰处。人们把这里称为“攀石坡”,要靠攀着石头才能通行。20世纪80年代,驻地军民用了十年时间,才在这座山上开凿出路。而在2008年之前,这些所谓的路,实际上是比正常巡逻路略宽一点的土路。
近年来,土路翻新,卡达乡和包養網心得山外的联系才变得畅通起来。对于山里的藏族孩子而言,山再高,也无法阻隔他们求学的脚步。他们最渴望的,就是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在教室读书。
“让一个孩子读书,就是培养一个栋梁。”龙通清在卡达乡一守就是17年,“兵老师”的称呼也被孩子们叫了17年。如今在卡达边防连,像龙通清这样自愿支教的“兵老师”还有很多。他们巡守边防线,更接力守护着这些孩子,成为孩子们一生的朋友。
这些年,家境好的孩子陆续搬到市里念书,或者干脆跟着外出打工的父母去了外地上学,但仍有不少孩子留在卡达乡的3个自然村。“只要卡达乡小学还有一个孩子,我们的支教活动就不会停止。”这天上午的巡逻任务结束后,龙通清带着连队的几名新兵,又一次来到了孩子们中间。
留下,是一种信仰的接力
当兵前,龙通清曾在城市里待过一段时间,并且有份不错的工作。入伍到了高原边防,他曾一度陷入迷茫。直到跟着连队老兵杜国松走进卡达乡小学,看到藏族孩子们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眼睛,龙通清才觉得,他应该包養留下来。
去年,入伍16年的龙通清即将达到服役年限,他给妻子打了电话。妻子的一句话令他陷入沉思:“你只有在执行边防巡逻任务和给孩子们上课时,两只眼睛最有精气神。”挂上电话,龙通清的脑海,满是他给孩子们上课时的情景。
“这里的一草一木需要你们,这里的孩子也需要你们。”龙通清随后又在学校偶遇卡达乡小学的老校长,他的话同样对龙通清触动很大。第二天,龙通清就递交了延期服役申请书。留下来,不光是追随内心,在他看来,这更是一种信仰的接力。
在连队营门两侧的石壁上,一副用红色遒劲字体描刻的门联,格外引人注目:“铁血边关铸就边防雄师,鱼水军民颂传万古流芳。”短短20个字,讲述了连队官兵与当地群众之间的深情厚谊。
“一代代官兵来到高原,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而来。看到这里的孩子在我们的帮助下读书成才,是我们心里最温暖的一件事。”就像连队时任指导员陈杰常说的那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太重要了!要让山里的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要读书……”
1959年,卡达边防连建连,同年,卡达乡小学成立。那时起,连队官兵便开始利用闲暇时间到学校义务援建,当“课外辅导员”教孩子们说汉语、唱国歌。
当时驻地群众生活贫困,一些孩子只好辍学回家,帮助父母放牧、务农。连队官兵在帮扶这些困难家庭时,也会想方设法督促孩子回校上学:“脱贫脱困,首先要从教育抓起、从娃娃抓起。”
小学的条件简陋,官兵就把修建学校用的物资、教材和图书,一点点从距离较近的错那市里背回来。
平常日子,他们既要辅助乡村教师开展教学,也会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生病了,叫连队军医给孩子们巡诊;想念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了,及时给孩子们做心理疏导。
风雪肆虐的冬季,为了让孩子们安全上学,杜国松天不亮就从连队出发,把孩子们一个一个从家里接出来,再带着他们,排着队到学校上课。
连队有个传统,每位“兵老师”退伍前,都会和新兵举行一次支教“接力”仪式。藏族阿妈卓玛顿珠说,官兵来了又走,但在孩子心里,每一个“兵老师”都是挂在雪山上圣洁的彩虹。
去年,卡达乡多塘村走出来的藏族学生扎西巴珠,从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选择到拉萨当中学老师。寒假,他回到家乡,和最想念的“兵老师”们一起支教。
扎西巴珠12岁那年,杜国松成了他所在班的“课外辅导员”。乡村教师回家探亲时,“杜老师”每天接送他和同村的孩子上学、放学,就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
一年冬天,扎西巴珠连续多日没来上学,杜国松上门家访得知,他的母亲希望他回家务农。杜国松语重心长地劝说这位藏族母亲:“扎西巴珠以后上学的费用,我可以出。家里有啥事,我们连队的战友都来帮忙……”
几年后,扎西巴珠考上了错那的高中,接着又考上了大学。2014年,杜国松即将退伍。临别前,他给即将参加高考的扎西巴珠打电话:“老师要走了,无论考到哪里,都给老师说一声。”
2021年,扎西巴珠研究生毕业。那年的春节,已经退伍安家在重庆的杜国松,特意邀请他到家中过年。扎西巴珠第一次见到了杜国松的家人,那个年,他过得幸福而温暖。
回来,因为这里有一种魔力
人生的选择有无数种,对卡达边防连官兵来说,留下来不易,把一件事坚持下来、传承下来,传成一种信念,化为一种情谊,同样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连队藏族老兵罗布,当兵前就曾是一所学校的藏语老师。入伍到连队,他努力学习汉语知识,成为连包養網队为数不多的“双语通才”。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二年,连队老兵带着罗布来到卡达乡小学,从此成为一名“兵老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罗布的父亲突然病重,他只得选择脱下军装,回乡照顾卧病在床的父亲。
父亲痊愈后,罗布放心不下卡达乡的孩子,便再次回到当年驻守的地方——山河无阻奔赴而来,只为守护这里的孩子飞得更高。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罗布一直在卡达乡小学当“课外辅导员”。他把家安在了卡达乡卡达村,平时义务帮助连队战友运送一些物资。现在已成长为卡达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常对一对儿女说,卡达就是故乡,你们将来出去还要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今天在卡达边防连,许多战士不舍得离开,还有战士像罗布一样离开又回来。他们都说,这里有一种魔力。
一级上士唐琨调入卡达边防连之前,是某边防团文艺小分队队长,弹得一手好吉他。来到连队不久,他和战友一起到卡达乡小学教孩子们音乐。
“这里很神奇,窗外就是雪山,每天早上迎着一幅‘雪山旭日图’洗脸刷牙。”这是出生在江南的唐琨不曾见过的景象。但真实的生活,远没有描述的那样诗意。
刚到卡达的那些夜晚,唐琨几乎每天都要与失眠作斗争——夜晚睡觉时,他总会因为心动过速惊醒几次。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高原气候带来的不适反应。他用了整整两个月,才逐渐将自己的身体调整过来。
但唐琨还是觉得自己“来对了”。孩子们说,“唐老师给雪山带来了歌声”。
“我会在业余时间给学生们上课,教他们乐理知识和唱歌。”在当“兵老师”的时光里,他看到了这里教育发展的落后,多次克服身体上的挑战,坚持了下来。他更在思考,能真正为当地的孩子,留下些什么。
去年,唐琨服役期满,他自费购买了电子钢琴送给卡达乡小学。他还带动孩子们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每周组织一次“读书课”。
在最后一次“读书课”上,唐琨分享了绘本《田鼠阿福》。
“我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卡达的孩子们,在物资匮乏的时候,那些诗意与美好一样可以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他说。
今年教师节,已经在老家四包養網川绵竹市工作的唐琨,收到班里孩子们写来的信。
信中,孩子们与他分享了这半年多来的阅读感受,一个12岁的藏族男孩说:“一个包養人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有更多的追求,精神的充实胜过物质的满足。”
2021年,从四川大学毕业的卡达村藏族女孩次仁曲吉,回到山南市当老师。龙通清得知消息,既高兴又感动。2017年,即将高中毕业的次仁曲吉,因家中困难打算辍学,龙通清把这件事报告连队主官,战友踊跃为她捐款。
后来,连队官兵每年都会给次仁曲吉寄去一些生活费。这让次仁曲吉坚定了反哺社会的想法。
大学毕业,她毅然离开成都,回到距离卡达最近的山南市。在她心里,这里是自己的家乡,这里有最亲的老师。
教育,是有声的回响
如今,作为卡达乡小学“课外辅导员”,龙通清每周都会到学校,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普及全民国防教育。看着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长大后又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他说,这是他和战友最开心的事。
在卡达乡,这种渐变,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教育是有声的回响,付出一滴汗水,能收获漫天阳光。”杜国松已经离开卡达边防连好多年了,这些年,他和卡达乡小学的校长一直保持着联系。
作为连队传统的传承者,他每次受邀回连队时都说:“我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在不妨碍训练执勤的前提下,如果有能力,我们应该帮助更多孩子。”
相同的经历也发生在龙通清身上。
龙通清出生在一个偏僻山村,儿时家庭生活贫困,初中还没读完,他就准备外出打工。后来在亲友帮助下,他才有机会踏入高中的大门,并在毕业后参军入伍。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前不久,在卡达乡小学的“读书课”上,山里孩子们现场朗读海子的诗歌,让龙通清湿了眼眶。
同时让龙通清开心的是,孩子们每人领取了一本新书——那是扎西巴珠自费从网上购买,并通过连队转交给孩子们的“儿童节礼物”。
阅读课上,14岁的藏族女孩卓玛曲丹把《长袜子皮皮》推荐给同学们:“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天生神力的女孩,勇敢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希望女孩子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得更多勇气,让自己变得强大,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中士段礼科喜欢看到孩子们一下课就冲到阅览室的样子,更喜欢听到孩子们充满童真、抑扬顿挫的读书声。
有一次,他带着孩子爬到山顶的空地,望着远方绵延的大山,告诉孩子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
山顶上再次响起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一瞬间,段礼科仿佛看到了一群正在换羽的雏鹰,正在振翅欲飞……
拉萨,秋高气爽。某小学教室里,扎西巴珠讲起卡达乡“兵老师”的故事,台下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我出生在卡达乡卡达村,小时候家里困难没法读书,是‘兵老师’的帮助让我回到教室。同学们,你们长大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所学知识,去帮助更多的人。”
去年7月,走出卡达乡考上西藏大学的格桑德吉毕业了。9月初,她回到卡达乡,成为卡达乡卫生院的一名驻村医生。
“卡达乡地处偏远,医疗资源紧缺,我希望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乡亲们。”站在圣洁的雪山脚下,仰望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格桑德吉说,这是“兵老师”教给她的做人道理。(陈小菁、李学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