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图片故事丨大别山下的茶乡女孩_中国查甜心寶貝包養網网

3月26日,肖珺景在河南省包養網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园内采茶。

春到大别山,绿意盎然包養,茶香四溢。“95后”女孩肖珺景每天忙着采茶、直播、跟客户谈合作。

今年27岁的肖珺景从小在茶乡长大,家里世代制茶。姥爷周祖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養網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也是制茶高手。

2019年大学毕业后,肖珺景回到家乡包養开始钻研制茶。包養行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信阳毛尖,肖珺景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科普茶功效、推广茶文化。目前她在短视频平台已收获2万多粉丝。“我想传承推广好信阳毛尖非遗手工炒制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茶文化。”肖珺景说。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24-04-28

为更好建设中华去九宮格會議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_中国网

2024年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革新姿态、进取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的守正创新之道。

百年追寻 揭开文明起源面纱

位于太行山东1對1教學麓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殷墟遗址所在地。从山中流出的洹水,穿殷墟而过,蜿蜒远去。

洹河南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地上建筑早已湮没无存,但50余座形制阔大的夯土建筑基址,足以令人神驰想象三千多年前的王朝气象。

这是隔河相望的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右)与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在这里,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

洹河北岸,殷墟王陵遗址。作为中国墓葬王陵制度的源头,一个个考古探方之下尽显繁华遗迹,中国古代青铜器之最——后母戊鼎便发现于此。绚烂的青铜器皿、精致的玉石雕刻、精美的马车遗迹,是对商文明的生动诠释。

往东,洹北商城遗址,考古人员正为新近发现的商代晚期大型祭祀遗存兴奋不已。作为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遗址,它与殷墟王陵遗址以及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共同构建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殷墟遗址保护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对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进行整理修复(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小樹屋西,以“鼎”为设计意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拔地而起,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新馆集中呈现了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殷墟,总书记嘱托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就考古学而言,目前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殷墟遗址的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上承1000余年四方文明汇集之趋势,下启3000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以殷墟为支点,建构起夏商考古学文化的时空体系。

历经百年筚路蓝缕,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把商代晚期的兴衰荣枯,从史书中的文字变成了镌刻于大地之上的实证,在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厅内修复车马遗迹(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近年来,殷墟王陵区、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等不断有新发现,“大邑商”面貌得以更加细致入微地“还原”。

“新一代考古人更要肩负起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的文化使命,扎根田野,孜孜以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甲骨传承 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甲骨文专题展厅,刻于龟壳、兽骨的文字,在光影映衬下显得愈加神秘。三五游客围簇在展柜旁猜测着一笔一划的意义,不时传来惊叹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类。“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虽然深埋地下数千年,却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2024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提到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李立新认为,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金钥匙,是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借鉴。

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遗址进行发掘作业(2024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0年底,安阳积极推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小樹屋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2022年,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全馆开放,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构建起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系统。

依托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越来越多甲骨碎片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进行自动缀合;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收集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录、文献,建立甲骨文字形库,并向全世界免费开放;“甲骨文动画还原3000年前的战场”等系列创意视频成为网络“爆款”,镌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动”起来、“活”起来。

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甲(2024年2分享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甲骨文肩负的是三千年文化传承的使命,记录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对其研究传承、活化利用,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

目前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甲骨文,時租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为发挥甲骨文研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出破译一字奖励10万元的“悬赏令”。不久前刚公布了第二批获奖名单,两个未经释读的甲骨文单字被破译,鲜活的商王朝“拼图”,又被补上了一角。

与古为新 延续文明传承之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中,用热情洋溢的笔调赞美了商朝的诞生和繁荣。

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成为管窥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缩影。

“与建于2005年的原殷墟博物馆相比,新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展陈内容、设计理念、展陈形式都有重要创新。”殷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陈文物数量多、类型全,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

这是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殷墟博物馆新馆通过近4000件出土文物和数字技术,全景式展示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为增加观众参与感,车马遗迹展厅采取边修复、边展示的展陈方式,甲骨文展厅里设置了数字海报和数字互动环节。

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龙形玉玦(拼版照片,2024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殷墟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辉煌阶段,城市、冶金术以及文字,文明三要素在这里完全齐备,通过博物馆等形式和载体让国人了解认识并认同我们辉煌的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是文博人的文化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

“殷墟灿若星辰的珍贵文物、甲骨文献和考古成果,有助于深度阐释商文明蕴含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说,新馆的投用,让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宣传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提供了新的支撑。

瑜伽教室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展。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全息投影、虚拟数字人、多媒体交互……殷墟博物馆新馆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调动游客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3000多年前的殷墟以更青春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在赓续传承中焕发蓬勃生机。

“殷墟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已深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之源、文化自信之根,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王巍说。

雪后初霁,65岁的何永献一大早就出了门。他是殷墟所在的小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文保专职干部。对殷墟遗址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几乎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小屯是殷墟核心区所在地,每一位居民都签了保护责任书。”何永献说,守护殷墟是小屯人的使命。

“安阳既有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标,又孕育了红旗渠精神,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基础所在、底气所在,对其传承发展也是我们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教學贡献的努力方向所在。”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说。

文字记者:李俊、双瑞、史林静

视频记者:袁月明、任卓如、杨静

海报设计:张铎

编辑:白纯、王薇、贾真、林革、逯阳、徐亮、李琰、王海燕、程昊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

2024-04-28

新华鲜报丨中法文化大展启幕!去九宮格私密空間这里的紫禁城最“凡尔赛”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题:中法文化大展启幕!这里的紫禁城最“凡尔赛”

新华社记者徐壮、杨湛菲

琉璃瓦下,文华殿中,紫禁城与凡尔赛宫重逢。

4月2日一早,故宫文华殿内人潮涌动。这里举行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首日对游客开放,来自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等机构的约200件文物精品汇聚一殿,吸引众多“文博粉”前来打卡。

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2024年不仅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

一甲子一轮回,中国人一向重视60周年的意义。“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正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之一。

九宮格宫博物院供图

中国的紫禁城、法国的凡尔赛宫,东西方两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殿,它们的缘分说来话长。

16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派遣5位“国王的数学家”到达北京,得到康熙皇帝接见,从此正式开启中法间的跨文化互动。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以紫時租會議禁城和凡尔赛宫为中心,两国之间人员往来、思想交汇、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被认为缔造了中法宫廷间交往交流的黄金时代。

数百年后,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通过合作办展的形式回顾黄金时代,有着怎样的意义?

那是友谊的见证——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封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信中,他将自己派往中国的“国王的数学家”称为“我们相互尊重和友谊的象征”。

精密的铜镀金测角器光泽不减、洛可可风格的镶表椭圆把镜仍可鉴人……当年法国人带来的西方造物,在紫禁城中被珍藏至今,成为记录两国心心相印的“传家宝”。

铜镀金镶表椭圆把镜。新华社记者徐壮 摄

那是相互的欣赏——西学东渐的同时,大量中国訪談工艺品和书籍进入法国宫廷和贵族的收藏视野,引发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波及欧洲的“中国风艺术”创作风潮。

展厅正中,复刻路易十五王后玛丽瑜伽教室·莱什琴斯卡私人房间“中国人厅”的展陈精致非常。绘制中国人物形象的法国产瓷瓶、镶嵌了中国漆版的墙角柜,正无声诉说着当年法国贵族们对中国艺术的追捧和热爱。

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莱什琴斯卡的“中国人厅”。新华社记者徐壮 摄

另一方面,法国的科学仪器、钟表、珐琅产品等深受中国皇家欢迎。许多法国人长期在紫禁城服务,在科学、艺术、建筑、医学、地图小樹屋编绘等诸多领域对清代宫廷产生了重要影响。

那是智慧的交融——随着中法交往的不断深入,两国深厚而精致的文化密切互动,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和新创意,各自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紫禁城内,法国传教士编译的满文《几何原本》成为康熙皇帝的“课本”;熟练的法国玻璃匠帮助清宫玻璃厂创新技术,清宫玻璃制作达到巅峰……

在法兰西,西方装饰技艺与中国艺术品融合成前所未有的“中国风”;伏尔泰等启蒙运动思想家,于儒家典籍中找小班教學寻灵感,推动和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

青釉香水瓶,瓷瓶顶部、口沿、底座均装饰洛可可风格铜镀金饰件。新华社记者徐壮 摄

你来我往间,中法會議室出租彼此借鉴、相互启迪,架起了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之桥,为不同文明和谐共处提供了历史范例。

除了“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展览外,今年,中法双方还精心策划了中法教育发展论坛、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等十六大精品人文交流活动,中法文化交流迈上新的台阶。

历史这本教科书正不断给人以启迪:有一双欣赏不同文明之美的慧眼,有一个比海洋和天空更宽广的胸怀,人类文明之光将跨越千山万水,照耀百花盛开。

2024-04-28

“洋学生”体验三峡库区传统刺绣技艺_中国找九宮格會議室网

11月27日,“講座場地洋学舞蹈教室聚會場地”在万州区三峡秀工坊手工共享空間艺人的指导下体验會議室出租三峡绣。

当日,18名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技大学的师生,走进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区三峡秀工坊,体验三峡刺绣技艺和传统文化。

据了解,这次体验活动由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技大学与中国交流重庆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技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研学冬令营项目的活动私密空間之一。舞蹈教室

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1   2   3   4   5   6   >  

2024-04-28

要在找九宮格私密空間马丁·路德·金母校演讲,拜登不受欢迎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在美莫尔豪斯学教學院进行毕业典礼演讲,引发该校师生以及诸多社会人士的担忧。莫尔豪斯学院是一所传统上只招收黑人的私立男子文理学院,也是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瑜伽場地小樹屋校。

美国白宫23舞蹈教室日宣布,拜登总统将于5月19日前往佐治亚州莫尔豪斯学院进行毕业典礼致辞。此外,拜登还将于5月25日在美国西点军校进行毕业致辞。

拜登要来演讲的消息一出,莫尔豪斯学院校友23日下午就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签名信,要求校方撤销对拜登的邀请,并指责拜登支持“加沙地区的种族灭绝”,认为“这与马丁·路德·金的和平主张背道而驰”。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获得的莫尔豪斯学院教务长肯德里講座場地克·布朗的一封电子邮件,校方将于25瑜伽教室日与教职工就总统拜登前来演讲一事进行磋商。布朗在邮件中强调,“学院不打算取消对拜登总统的邀请”。被问及校方担忧时,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德鲁·贝茨表示不予置评,只称拜登期待前往学校发表讲话,与毕业生舞蹈場地一起庆祝。

美联社分析称,拜登在2020年大选中以微弱1對1教學优势赢得了佐治亚州,而在特朗普的获胜州里,拜登希望在大量黑人大学生聚集的北卡罗来纳州扭转局势。(青桂)

2024-04-28

暑期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问题调查:“限游令”之下不少孩子钻漏洞玩网游 _ 中国发展查覓包養價格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限游令”之下不少孩子钻漏洞玩网游

暑期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问题调查

跳伞、降落、伏击、正面交锋……7月30日,暑期一个寻常的下午,李阳阳(化名)紧盯手机屏幕,双手操作,口中念念有词,在网络游戏中带领队友冲锋陷阵,最终又拿下一局。而按照相关规定,这个时间段,本不该是这个开学即将升初中二年级的北京男孩的网游时间。

去年8月30日,暑期结束之际,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限游令”后的首个暑假,《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采访发现,网游平台防沉迷系统审核趋严,很多电商平台加大了对游戏账号买卖租赁的管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同时,仍有一些未成年人通过社交平台租号、买号等方式突破防沉迷系统或人脸验证,一头扎进网游的世界,无法自拔。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认为,虽然主管部门不断出台政策对未成年人使用游戏的时长进行限制,但由于家长、学校、社会等对于防沉迷干预机制的运用仍存在不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网络黑灰产看中了这部分需求,提供相关服务,以谋求经济利益,亟待进行整治。

电商平台交易管制

租号买号不再容易

2020年至2021年,记者曾多次报道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问题,发现一些电商平台出售、出租游戏账号,甚至出售身份证号码,成为未成年人躲避网游防沉迷系统的重要方式之一。今年暑期,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出售、出租游戏账号的情况仍大量存在,但由于平台加强了监管,未成年人想以此“突破”防沉迷系统受到了限制。

记者尝试在某拼单电商平台上租赁游戏账号,但在该平台上下单这类商品需要先填写实名认证信息,符合“18岁以上用户”。在另一电商平台,如果直接搜索“租号”,页面上方会跳出“守护未成年绿网计划”,规定对于经实名认证≤18岁的用户,禁止购买网络游戏账号。

进入电商平台的多个相关店铺,记者发现,店铺的“宝贝详情”页面均有平台自动生成的“消费提醒”: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购买网游类商品需年满18周岁。

多个相关店铺显示,租号流程如下:玩家依据手机系统和运营商选择不同价位、不同起租时长的账号;玩家下载“上号器”即“游戏盒子”软件,用客服给的密码“解锁账号”后开始游戏。

但上述流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拦截”——使用“上号器”必须通过一次独立的姓名与身份证号码实名认证。当记者向客服咨询如何跳过实名认证时,平台均自动弹出“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的提醒,有客服明确表示:不向未成年人出售此类服务。

哪怕通过成年人身份认证使用“上号器”跳转进入游戏,记者在玩游戏过程中发现,网游平台也会跳出防沉迷系统进行拦截,要求人脸识别认证。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以往绑定“隔夜身份证”、“盗用”身份证号码来“突破”防沉迷系统的办法似乎也不再奏效。

在网络贴吧中,某工作室发文号称“能够破解人脸认证”。记者联系后得知,对方给出的破解方案为:做一个隔夜成年的信息覆盖。即把用户在游戏中用的身份信息改为隔夜成年的身份证信息,“改的话是150元”。

记者支付150元后,对方以网游平台审核严格,虚假身份证未能通过认证,需要使用真人身份证、对方认为价格太低等各种理由要钱。记者要求退款,对方直接将记者拉黑。

有业内人士称,所谓“破解”,实际上是改用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而非直接破解游戏系统本身,“说能破解系统的,可能是诈骗”。

而所谓“盗用”身份证,是一些网站平台提供大量身份证号码,或称可生成虚拟的身份证号码,用于游戏使用。不过,记者挑选了3个网站提供的多个身份证号码,在网游中输入后均无法通过实名认证。

社交平台暗藏玄机

以代练为名玩游戏

尽管当下在一些大型电商平台购买游戏账号之路被逐渐封死,但未成年人想要拥有一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也并非难事。记者调查发现,在社交平台上,许多时兴的网游都有专供玩家们自行交易的渠道,用户不需身份认证就可以租号、买号,甚至有人在里面“求助”破解防沉迷系统或人脸验证。

相较于电商平台购买、租赁需要通过重重“考验”,这种“1V1”的沟通方式让双方交易更“直接”。一位用户在某游戏超话中发帖称有两个账号可以出租,记者添加其联系方式后,对方称可以按小时、一天和一周租用,收费标准是每小时6元、包天20元、包周66元,直接转账和“走中介”两种形式均可。

对于记者担忧的实名认证问题,对方表示不需租号方进行任何认证:租号方只要在登录界面点击左下角的“扫码登录”,选择社交账号授权登录,将弹出的二维码截图发送给号主登录即可进入游戏。

记者租用了两小时,在登录和使用过程中未受到任何限制。

采访中,多位家长和未成年人告诉记者,有未成年人为他人提供有偿代练服务,花大量时间精力用于网游人物升级,有的未成年人觉得这既玩了游戏还包養能赚钱,一举两得,为此洋洋得意。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找到一位未成年代练,个人信息栏显示其今年17岁。这位代练称,平时在校,只能晚上接单,放假期间可全天接单。收费要视“老板”的需求而定,一个段位从20元至40元不等,可以“走平台”,即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完成交易。

据业内人士透露,代练、陪玩目前已有较成熟的运转体系,即“俱乐部”——一个由多位具有自身特色和良好服务态度、玩相同的几款游戏的人聚集在一起,并由相应管理人员组成的社交群,管理员被称为“董事”,购买代练或陪玩服务的玩家被称为“老板”。“董事”会在提供游戏陪玩的交友平台上找需要代练、陪玩的玩家,抽取一定提成后将订单派给代练者。

记者下载了两个提供游戏陪玩的交友软件,发现注册这两个软件时并没有年龄限制。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的“俱乐部”一般仅允许成年人代练、陪玩,且明确要求不接未成年玩家的订单,否则将被踢出“俱乐部”,“不过确实有不少‘俱乐部’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一些家长蒙在鼓里

沉迷危害显而易见

李阳阳告诉记者,他和同学玩游戏不受限制各有“妙招”,他的方式简单直接——使用父亲的身份证注册游戏,玩的时候让父亲看一眼(人脸识别)就通过包養了,“我爸估计也不知道为啥老要他看一眼”。

北京市民刘敏(化名)的儿子开学上六年级,今年暑期也沉迷于网游。“他爷爷之前淘汰的手机被他拿过去,下载了好几个网游,还和同学一起联机玩。”让刘敏不解的是,孩子连身份证都没有,是如何避开防沉迷新规的,“不是都要实名认证吗?难道这些游戏平台有漏洞?”

仔细观察后,刘敏找到了答案——找爷爷,方式和李阳阳如出一辙。

记者采访发现,使用家长的身份证注册游戏是未成年玩家最常用、最方便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其中,一些家长对此放任不管,一些则并不知情,被蒙在鼓里。

有家长说,暑期孩子难得放松一下,多玩会游戏也未尝不可。有的孩子由老人照料,只管吃饱穿暖,不管上网问题。有的家长则喊“冤枉”称,孩子以学习需要为由,让刷脸认证,没想到是玩游戏。还有家长说并不知道青少年防沉迷的规定。

2021年11月5日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通知》落地后,85.8%的未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其中,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长索要过身份证,甚至有11.3%的家长并不了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证的目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家住浙江杭州的虞先生称自己卡里少了7.5万元,查了消费记录才发现有200多笔游戏充值支出,一经盘问原来是自己年仅13岁儿子消费充值的。之前,每次儿子让他扫脸都会配合。

沉迷网游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郗培植曾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进行过深入调研。他告诉记者,一些游戏商家在开发网络游戏时会将上瘾机制设置在游戏中,比如设计好看的游戏皮肤和互动机制,让玩家团队作战包養網,增强黏性;朋辈效应也让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欲罢不能,他们每天交流游戏内容,不参与游戏就无法融入集体。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不但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他们的心智、情绪也会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未成年人会模仿游戏中的暴力、血腥行为。”郗培植向记者介绍了他曾经接触过的一个案例,一个17岁的孩子,在网吧中连续玩了3天CS(反恐精英)游戏,出门吃饭时和别人起了冲突,他拿起身边的凳子砸向对方的头部,并反复殴打对方。事后,他说自己当时误以为还处于游戏中。

对此,刘敏感同身受,儿子迷上网络游戏后,不仅学习成绩急转直下,而且视力急速下降,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也直线下降,“每天只想玩游戏,平时带他出去玩,也表现得非常自闭,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李阳阳的姐姐发现,“李阳阳的暑期生活好像只有打游戏,根本不看时间,人变得越来越内向”。

治理网络黑灰产链

家校联动加强监管

如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游问题?

根据《报告》统计,54.8%的家长希望能通过直接监测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或开发手机管理软件,了解并控制孩子的游戏状态。实际上,目前已有多家游戏企业建立了家长监护平台,但相关数据显示,仅有约两成家长加入监护平台,大量家长没有加入或者没听说过这一类平台,家长监护平台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郑宁提出,应对游戏账号租赁、买卖等网络黑灰产加强整治。“不论是电商平台上的游戏账号租赁、买卖等服务,还是社交平台上个人之间的账号租赁或出售业务,实际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

他分析说,网络安全法规定,我国实行网络实名制,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包養網,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同时,规避实名认证和防沉迷系统违反了网络安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还可能衍生出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除了政策指导、法律规制外,要想真正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还需要家长和学校的共同重视和努力,家长要尽到监护职责,控制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和权限,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家庭上网公约,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有效陪伴。”郑宁说,学校和家长也要联动,同时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分配时间;政府、学校、社会公益组织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优质公共资源,让孩子拥抱大自然,提升审美,开阔眼界。

“家庭是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孩子自由使用网络的时间主要是在家里。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个社会治理问题,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技术是基础,但是教育才是关键。”郗培植说。

除了必要的监督之外,有专家提醒,一部分孩子从过去每天接触网游的状态中抽身出来,过渡阶段可能会产生心理和行为上的不适,需要家长做好相应的开导与预防。

值得注意的是,从之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来看,城市和农村的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的内容选择和时长上有一些差异。城镇未成年网民更多使用搜索引擎、社交网站、新闻、购物等应用,而农村未成年网民使用短视频、动画或漫画等休闲娱乐的比例则高于城镇。

对此,郗培植建议,应加强对农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教育引导,农村地区的学校也应该采取更多措施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记者 赵丽 实习生 赵婧宜)包養網

2024-04-28

大峡查包養行情谷里的放映员:用电影点亮生活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伍晓阳、王明玉、赵珮然)“嗒嗒嗒……”夜幕降临,中国西南边陲,怒江大峡谷一家轮胎店里,胶片电影放映机齿轮转动,银幕上画面闪动起来。

45岁的杨明金是轮胎店老板,也是电影放映员。“我大概是最不务正业的轮胎店老板了,轮胎可以不卖,电影不放不行。”

24年间,杨明金为云南怒江州泸水市50多万人次放了4500多场免费电影。他在大峡谷里点亮了电影之光。

几天前,他又进村放电影了,这次放的是电影《中国机长》。万米高空,飞机玻璃突然爆裂;客舱失压,上百乘客命悬一线;临危不惧,英雄机组力挽狂澜……观众们盯着银幕,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散场后,几个小孩凑到放映机前,左看右看。有人好奇地问:“叔叔,光是从这里来的吗?”

杨明金看着这些孩子,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放电影是卖票的,杨明金没钱买票。他找到角落里的洞,趴在地上,钻进去看。

钻洞看电影,他和小伙伴成功过几次,但更多是被“活捉”。后来,他拿鸡蛋换门票,第一次完整地看了场《雷锋》。

那天晚上,杨明金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电影画面。他因此有了个梦想:“以后一定要让大家看免费电影!”

1998年,他从汽修学校毕业,在修车之余,买了台放映机,走上放电影的路。后来,中国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杨明金成了公益电影放映员。

有一年,在泸水市六库镇赖茂村,杨明金刚放完电影,一位老人走过来说:“电影是傈僳话的就好了。”他突然意识到,老人没能听懂对白。

他打电话给电影厂,得知涂磁录音技术可以把电影配音转换成傈僳语,对着图纸鼓捣了三个多月,终于搞定了。

“傈僳话”版电影放映那天,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了,场地上坐不下,有人爬到屋顶上看,还有些人爬到树上看。

散场后,一位老人拉住杨明金的手,用傈僳语对他说:“这是我看得最明白的一场电影。”

杨明金说,在人生至暗时刻,是电影给了他精神力量。2018年7月8日,在放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他接到小舅子电话:家里液化气爆炸,妻子和小女儿受伤,已经送到医院。

杨明金猛踩油门,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冲进病房,看到全包養網身包扎的妻子和奄奄一息的小女儿,他顿时瘫倒在地。

经过抢救,妻子活了下来包養,全身85%的皮肤烧伤;一岁零6天的小女儿,永远停止了呼吸……

此后两年,杨明金陪妻子到昆明治病,医药费前后花了200多万元。除了医保,政府也对他的家庭予以救助,不少爱心人士为他家发起了募捐。

幸运的是妻子逐渐康复了,面对人生坎坷,杨明金说是许多电影作品中主人翁的坚韧品质在心中不断勉励着他,“电影里的人能百折不挠,我为什么不能?”

包養網明金希望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但同样割舍不下放电影的情怀。“电影让我的生活有了光,我想用电影的光照亮更多人。”

上个月,杨明金来到泸水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放电影,偶遇了原来住在高山上他放电影时常来帮忙的小男孩张军。

杨明金喜出望外。两年没见,小张军神采焕发,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小张军告诉他,江边的安置房虽然没有火塘,但是很暖和,也不停电了。

包養網村村通了公路,杨明金再也不用扛包養平台推薦着设备爬山了。许多高山上的村寨搬到了山下的安置点,人们的文娱活动也丰富起来。

电影依然深受人们欢迎。那天,杨明金和小张军坐在一起,看了一场《红海行动》,他希望露天影院能够永不落幕。


2024-04-27

打好乡村全面查包養網心得振兴漂亮仗_中国网

原标题: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提出了不少实实在在建议。

坚决守住底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环。”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副主席聂磊说,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如果乡村发展不充分,共同富裕目标就难以实现。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回龙山瑶族乡二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春梅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把乡村发展好、治理好,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粮食安全基础还不够稳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方面,作了详细安排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大户和粮食主产区的扶持政策。”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马忠明说,一揽子政策包養举措,彰显了民生为本的施政理念,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让我们更有底气“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古浪县大靖镇三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光霞表示,近年来,当地开展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做到即时发现、即时纳入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代表委员们表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真抓实干,力争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

壮大富民产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从哪里来?从地方资源禀赋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北门医疗信泰中医医院院长王遵来说,发展乡村产业要立足地方实际因地制宜。不少乡村依靠资源优势,种植优质中草药,带动乡村经济增长,让农民增收。

产业如何强?“打好‘特色牌’‘创新牌’,农业产业竞争力才更强。”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临泾镇席沟圈村党总支书记马银萍说,近年来,庆阳市将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产生的废弃物作为资源,在3个产业之间双向闭合循环利用,探索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迅速发展。

由于基础薄弱、人才不足,乡村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补齐短板,乡村产业发展才不会后劲乏力。”全国政协委员、国城控股集团董事长吴城说,矿山地包養区乡村需要打开思路,例如,可以运用“矿山修复+文旅”等方式,将“工业遗迹”再改造再利用,通过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推动乡村发展。

“为了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今年德宏州将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引行动,精准开展农业大招商,聚焦主导产业,做强做精做优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长卫岗介绍。

产业兴则乡村兴。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民收入同比增长7.6%。代表委员们期待,各地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农业产业再上新台阶。

强化科技驱动

从事农牧业技术推广10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白晓艳常年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农户通过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提高包養平台推薦种粮收益。“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才能提质增效,农民才能致富增收。”白晓艳代表说。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2023年,我国农业包養網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强大的种业离不开科技赋能。”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喻自文认为,加大种业振兴,要聚焦科技第一生产力,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快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何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喻自文代表建包養议,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产出原创性创新成果。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最后,要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让农民用最好技术种出最好产品。

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始终离不开人的参与,打造新型劳动者队伍至关重要。全国政协委员、吉林延边畜牧开发集团董事长吕爱辉说,将更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在畜牧业科学化管理、畜牧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调研,发展壮大家乡黄牛产业,带领更多农户致富。

2024-04-27

查甜心包養網图片故事丨大别山下的茶乡女孩_中国网

3月27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土门村,肖珺景在冲泡信阳毛尖茶。

春到包養網大别山,绿意盎然,茶香四溢。“95后”女孩肖珺包養包養每天忙着采茶、直播、跟客户谈合作。

今年27岁包養網 花園的肖珺景从小在茶乡长大,家里世代制茶。姥爷周祖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父亲也是制茶高手。

包養網排名2019年大学毕业后,肖珺景回到家乡开始钻研制茶。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信阳毛尖,肖珺景结合当地风土人情,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科普茶功效、推广茶文化。目前她在短视频平台已收获2万多粉丝。“我想传承推广好信阳毛尖非遗手工炒制技艺,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茶文化。”肖珺景说。

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2024-04-27

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写在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_去九宮格空間中国网

2024年2月26日,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考古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对公众开放。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迎面而立的高墙上镌刻着一行醒目的大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记载,这九字箴言是商王朝建立者汤的盘铭,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个民族一以贯之的革新姿态、进取精神,展示了中华文明从历史中演化创造、于传承中生生不息的守正创新之道。

百年追寻 揭开文明起源面纱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殷墟遗址所在地。从山中流出的洹水,穿殷墟而过,蜿蜒远去。

洹河南岸,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地上建筑早已湮没无存,但50余座形制阔大的夯土建筑基址,足以令人神驰想象三千多年前的王朝气象。

这是隔河相望的河南安阳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右)与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商邑翼翼,四方之极。”在这里,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举世瞩目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等,共同构筑了早期中国的华彩篇章。

洹河北岸,殷墟王陵遗址。作为中国墓葬王陵制度的源头,一个个考古探方之下尽显繁华遗迹,中国古代青铜器之最——后母戊鼎便发现于此。绚烂的青铜器皿、精致的玉石雕刻、精美的马车遗迹,是对商文明的生动诠释。

往东,洹北商城遗址,考古人员正为新近发现的商代晚期大型祭祀遗存兴奋不已。作为商王朝中期的都城遗址,它与殷墟王陵遗址以及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共同构建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殷墟遗址保护区。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工作人员在对殷墟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片进行整理修复(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向西,以“鼎”为设计意象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拔地而起,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新馆集中呈现了持续近百年的殷墟考古成果。

“殷墟我向往已教學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安阳市,考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洹河南北两岸的殷墟遗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在殷墟,总书记嘱托考古工作要继续重视和加强,继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就考古学而言,目前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说,殷墟遗址的发现让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上承1000余年四方文明汇集之趋势,下启3000余年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以殷墟为支点,建构起夏商考古学文化的时空体系。

历经百年筚路蓝缕,一代代考古工作者把商代晚期的兴衰荣枯,从史书中的文字变成了镌刻于大地之上的实证,在宫殿、王陵、甲骨文、青铜器、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展厅内修复车马遗迹(2024年2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近年来,殷墟王陵区、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等不断有新发现,“大邑商”面貌得以更加细致入微地“还原”。

“新一代考古人更要肩负起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的文化使命,扎根田野,孜孜以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甲骨传承 夯实文化自信之基

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甲骨文专题展厅,刻于龟壳、兽骨的文字,在光影映衬下显得愈加神秘。三五游客围簇在展柜旁猜测着一笔一划的意义,不时传来惊叹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訪談字的维系”“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殷墟出土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甲骨文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类。“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作为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成熟文字,甲骨文虽然深埋地下数千年,却一出土即可被部分识读。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2024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再次提到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李立新认为,殷商文化和甲骨文是中华优小樹屋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一把金钥匙,是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借鉴。

工作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遗址进行发掘作业(2024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2020年底,安阳积极推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

2022年,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全面建成、全馆开放,依托数千件文物精华,构建起完整的中国文字文化展陈体系系统。

依托甲骨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越来越多甲骨碎片利用人工智能图像技术进行自动缀合;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收集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录、文献,建立甲骨文字形库,并向全世界免费开放;“甲骨文动画还原3000年前的战场”等系列创意视频成为网络“爆款”,镌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动”起来、“活”起来。

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刻辞卜甲(2024年2月舞蹈教室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甲骨文肩负的是三千年文化传承的使命,记录了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和伟大创新精神,对其研究传承、活化利用,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

目前殷墟已出土16万余片甲骨文,发现单字约4500字,已释读的大概有三分之一。为发挥甲骨文研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积极作用,中国文字博物馆曾发出破译一字奖励10万元的“悬赏令”。不久前刚公布了第二批获奖名单,两个未经释读的甲骨文单字被破译,鲜活的商王朝“拼图時租場地”,又被补上了一角。

与古为新 延续文明传承之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诗经·商颂·玄鸟》中,用热情洋溢的笔调赞美了商朝的诞生和繁荣。

殷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成为管窥3000多年前商代文明的重要缩影。

“与建于2005年的原殷墟博物馆相比,新馆不仅规模大,而且展陈内容、设计理念、展陈形式都有重要创新。”殷墟會議室出租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清荣介绍,新馆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展陈文物数量多、类型全,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一系列考古新成果属于首次展示。

九宮格

这是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无人机照片)。新九宮格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殷墟博物馆新馆通过近4000件出土文物和数字技术,全景式展示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为增加观众参与感,车马遗迹展厅采取边修复、边展示的展陈方式,甲骨文展厅里设置了数字海报和数字互动环节。

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展出的龙形玉玦(拼版照片,2024年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殷墟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辉煌阶段,城市、冶金术以及文字,文明三要素在这里完全齐备,通过博物馆等形式和载体让国人了解认识并认同我们辉煌的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是文博人的文化使命。”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说。

“殷墟灿若星辰的珍贵文物、甲骨文献和考古成果,有助于深度阐释商文明蕴含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高永说,新馆的投用,让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为宣传阐释中华文明密码、延续中华文化根脉提供了新的支撑。

2024年2月26日,参观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新馆内观展。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全息投影、虚拟数字人、多媒体交互……殷墟博物馆新馆科技与文化创意融合,打破传统展厅的静态展示,调动游客多维感官沉浸式体验。3000多年前的殷墟以更青春的姿态走进公众视野,在赓续传承中焕发蓬勃生机。

“殷墟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影响已深入华夏民族的血脉中,它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之源、文化自信之根,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王巍说。

雪后初霁,65岁的何永献一大早就出了门。他是殷墟所在的小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文保专职干部。对殷墟遗址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几乎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小屯是殷墟核心区所在地,每一位居民都签了保护责任书。”何永献说,守护殷墟是小屯人的使命。

“安阳既有殷墟甲骨文文化地标,又孕育了红旗渠精神,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在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基础所在、底气所在,对其传承发展也是我们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的努力方向所在。”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说。

文字记者:李俊、双瑞、史林静

视频记者:袁月明、任卓如、杨静

海报设计:张铎

编辑:白纯、王薇、贾真、林革、逯阳、徐亮、李琰、王海燕、程昊

统筹:黄小希、何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