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3

推选一个增收典型去九宮格時租 示范一条致富门路——京郊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的背后故事_中国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多年来,北京市把农民增收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持续发力、久久为功。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58元,比上年增长7.5%,京郊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

增收的数据看上去枯燥乏味,背后却有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为深入挖掘、培育、总结一批农民增收典型,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展全市农民增收典型案例和致富能手推选活动,涵盖了新型农民合作社建设、品牌建设、创业就业、网络营销等方面。通过典型推选,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农民增收氛围,推动典型示范引领,促进更多农民共同致富。

创意营销成就致富梦想

部分农产品成熟周期短、出现短期滞销现象是长期困扰农户的问题,来自昌平区延寿镇黑山寨村地地道道的“农把式”张海疆,凭借“摘核桃不收钱”创意营销理念,破解了难题,实现了致富梦。

原来,张海疆种植核桃成熟了,5000亩林地核桃集中成熟、采摘成本高,他又想获得更大收益,于是他在营销上做文章。他参加培训时受到专家营销理念的启发,想出了一个新点子,在朋友圈里发布了摘核桃不收钱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摘核桃不收钱的信息,短短一周时间就吸引来上百人采摘,整个核桃采摘季引来数千名游客体验采摘,游客采摘量占总产量的60%。同时,园区的大枣、柴鸡蛋等特产因游客的到来而销量大增。

因“采摘不收钱”的营销策略,引来万千游客,在政府的支持下,合作社每年举办秋收节,成为昌平山区影响较大的休闲体验活动,带动周边农户创收。2022年,历时一个多月的秋收节活动共接待游客3.2万人次,销售收入320万元。张海疆作为一个“老把式”,把农业的生产方式与市民的生活方式融合,从而实现一产和三产的融合。

科技引领让葡萄变成“金豆豆”

科技进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来自延庆区延庆镇的致富能手朱小华,通过探索葡萄“一年两熟”技术,将小葡萄做成大产业,成为撑起腰包的“金豆豆”。

2014年,北京世界葡萄大会在延庆召开,自此朱小华与葡萄结缘,把经营重点转向葡萄产业,带领当地合作社筛选出名优品种12个,探索并掌握了“一年两熟”种植技术,延长了葡萄成熟期,也让合作社社员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随后,朱小华通过流转土地,建设温室大棚71栋,打造有机种植。在销售渠道拓宽方面,采取了会员销售、采摘销售和电商销售三种方式,使葡萄价格常年保持在每斤120元左右。

多种渠道还有效带动村民种植的有机玉米、有机蔬菜、鸡蛋、红薯等特色农产品销售。2019年,合作社以“合作社+科研单位+农户+政府指导+标准化+区域品牌”的经营发展方式,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镇400多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時租場地3000多亩,培训农民1000人次。

會議室出租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50余户。部分农户不仅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到合作社打工赚取工资,年人均收入3万至5万元。2022年合作社年产鲜食葡萄20余万斤,销售额1000余万元,年产值1200余万元,纯利润超过250万元。“依托合作社发展,每年算上土地流转费、务工,我能多赚近5万元,我很开心。”当地一位村民说。

能人返乡发展民宿经济

田洋是密云区“印象”民宿的经营者,毕业后返乡创业講座,十多年间,他将“印象”精品民宿系列发展成集山地露营、研学旅游、户外运动、农耕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小樹屋旅产业项目,覆盖多个乡村,圆了创业梦想。创业初期,他用拼凑来的启动资金创立了“印象”乡村客栈,走遍了全国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的运营经验,把“印象”民宿打造成环境精致、服务精细、氛围精心的乡村客栈。

为带动更多民宿经营户、乡村酒店提档升级,田洋主动分享经验,共同提升乡村旅游大环境。而后,他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密云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以旅带农,以旅促农,探索了一条“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坚持“精品民宿、乡村酒店带动,促进一二三产有效互动”,不断提升“印象”品牌的内容和内涵。利用“印象”的各类资源,打造了“印象‘新农人’项目”,吸引多方人才来到乡村。在与民宿所在地溪翁庄镇尖岩村的合作上,把实惠留给农民,把利益留给村集体。

在实践中,田洋采取“企业+村集体”的模式,由村集体整合村内闲置资源,统一和“印象”品牌签订合同,企业将经营流水的30%给村集体作为收益,在私密空間装修改造期间和经营不理想的年份,给村集体每年每户2.5万元保底金,并按每年5%递增,充分保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同时,坚持用本地工、用本村人,仅民宿的10余名村民,每人每年支付工资4.6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这些典型案例是在京郊大地上探索出来的成功经验,总结和推广出去是让更多人知晓、学习和借鉴,更好地惠及广大京郊农民。今年,北京农民增收将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聚焦生态涵养区等重点地区和农民增收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新一轮农民增收政策,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强化联农带农,促进全市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城小樹屋乡收入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2024-04-13

牵手十八载,汉藏两地共育“查甜心寶貝包養網格桑花”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每年6月,海拔3500米的玛曲高原上,格桑花漫山遍野。千里之外的会师圣地甘肃省会宁县,也有格桑次第开放。在藏族群众心中,这是一种寄予着希望的幸福花。

过去18年间,因为一项教育帮扶协议,会宁县已代培了273名玛曲学生。教师、学生、社会人士与这些藏族孩子包養平台推薦建立了深厚情谊,彼此传递着格桑花“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民族间融通联结的“黏合剂”

作为远近闻名的“状元县”,会宁县常年吸引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取经”。2004年,一支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队伍提出,希望与该县建立教育合作关系,选送藏族学生让会宁学校代为培养。

领队尕藏成来是甘肃省政协委员,也是玛曲县宗教界的知名人士,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为当地民族教育事业四处奔走,在草原深处搭建帐篷学校、马背学校,还主动请缨担任曼日玛乡寄宿制学校名誉校长。

这份热忱,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经甘肃省教育厅和白银、甘南两地政府积极协调,2004年,会宁县与玛曲县达成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商定由玛曲县每年选派20名中小学生赴会宁县就读,首次合作期限为15年。会宁提供优质教育,玛曲每年资助40万元用于学生开销,并派驻生活老师、藏语老师为孩子们服务。

藏族同胞的信任,让会宁县骤感压力。时任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天杰记得,当时局里多次召集各中小学校长开会,对20名学生的分配、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进行商讨,详细到学生安排在哪所学校、哪个班级,选择谁当班主任……事无巨细,一一确认。

来会宁的玛曲县学生,被安排到会宁县北关小学、东关小学、会师中学、枝阳中学、思源中学等条件优越的学校插班就读。为解决玛曲县学生住宿困难,2010年,白银市、会宁县又出资建成代培学生宿舍,改善藏族师生的住宿生活环境。

宿舍内功能齐全,分为住宿区、学习区,还有就餐区、读书角;装修风格上,还保留了一些藏式元素,以慰藉孩子们的思乡之情。

点滴关爱也体现在孩子们步入校园的那一刻。北关小学副校长武强告诉记者,每年开学,校领导都会将藏族学生带到班主任面前,“哪个学生在哪个班、生活学习遇到哪些困包養难,大家一清二楚,随时沟通解决。”

初到会宁,玛曲学生英木嘉就感受到了这份关怀:教室都做了精心布置,黑板上写着“欢迎回家”4个大字;寝室内,他的床铺被拾掇得整齐温馨,窗台上摆放着一束鲜花,第一顿饭也是他在家乡就特别喜欢的土豆炖牛肉……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自身的独立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更要得到提升。因此,在会宁县读书的最后3年里,玛曲孩子要离开代培宿舍,住进校园。

会宁县教育部门对孩子们倾注的这些心血,玛曲人民铭记在心。王天杰曾多次带队去玛曲考察,他说,当地群众用最高礼遇对待他们,甚至有人走上百公里的路来敬献哈达,“教育成了民族间融通联结的‘黏合剂’”。

2020年,一期教育合作协议期限已满,玛曲与会宁又续签5年合作协议,手牵手迈步向前。

18年坚守助力玛曲学子成才

然而,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在会宁求学的玛曲学子还是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在语言不通、学习上也找不到自信的‘过渡期’,就会像个刺猬一样,把自己‘蜷缩’起来。”英木嘉说。

有些孩子刚到会宁时,常常哭鼻子,偶尔还会撒泼耍赖,缠着父母,让他们来看自己。

为此,来会宁陪读的藏族老师想了不少法子。现任宿舍负责人贡去乎扎西是第一批来会宁的生活老师。他意识到,孩子们的不适,“不是因为学不好知识,而是因为没有家”。

于是,他将自己的定位从“老师”转变成“家长”。陪孩子们聊天、和学校的老师保持沟通、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此外,他也常常鼓励孩子们和小区居民、当地群众多接触。贡去乎扎西曾多次半夜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以监护人的身份签手术单。而他在家乡读书的孩子,却被同学误认为是“孤儿”。

原本在玛曲县城关小学任职的英木周被抽调到会宁18年了,从孩子们的“姐姐”变成了孩子们的“妈妈”,但她对学生的爱始终未减分毫。

起初,来会宁的老师少,生活条件差、没有厨师、没有保洁,她就主动承担这些工作。早上,抱着、拉着年龄小的孩子们去学校,接着扎进菜市场,为20多人准备一天的饭菜。听到孩子们念叨家里的美食,她也打电话问自己的妈妈,学着给孩子们做家乡美食。孩子们睡着了,她又抓紧时间搞卫生。

从2004年来会宁到2006年聘请工作人员、理顺宿舍的各项内务制度,这样连轴转的忙碌生活,英木周扛了1年半,练出了一手好厨艺,还养成了超强的时间观念、统筹能力。

老师的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7岁的扎西昂毛记得,宿舍老师给她买过生日蛋糕,情绪不好时,也是老师的劝导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因为这些,她考入师范学校,大学毕业后,又毅然报考玛曲县河曲马场教学点的教师岗位,将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爱传递下去。

“爱孩子”成了英木周、贡去乎扎西身上的勋章,也成了他们的“羁绊”。前几年,他们有机会回玛曲县城工作,但看到孩子们不舍的眼泪,他们又决定留下来。

书写“汉藏一家亲”的教育帮扶故事

在会宁县中小学的校园里,老师同样将这些藏族孩子当成“儿女”。

在兰州财经大学读书的旦增闹藏至今都记得,他在北关小学读书时,班主任王芳霞一到节假日就领他去家里吃饭,课后耐心给他辅导功课。一次,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时,王老师发现他节奏感强,有打鼓的天赋,还自掏腰包给他报了特长班。

现在,旦增闹藏是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一员,经常表演架子鼓。他还加入了学校的民族协会,讲述“汉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7岁的扎西东知去年才来会宁,普通话不流利,很多时候直接用“不知道”来回答问题,语文老师张瑜会减缓语速、换成更通俗易懂的话语和他交流,课后还带他去玩七巧板、跳绳,鼓励他多练习普通话。

在思源中学,老师总结出“平等对待”“重点帮助”“友好结对”等一系列方法。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陶铭航注意到班里的藏族孩子喜欢打篮球,他也陪着打球,并且鼓励孩子们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开班会课、办板报,也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让藏族孩子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杨瑶草在家包養網乡读小学时,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但在会宁,她很快被当地同学比了下去,这让她颇为慌张。老师找到症结所在,推荐杨瑶草参加了学校的心理社团。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参与心理小游戏、参演心理剧等,杨瑶草开解了心结,脸上的笑容多了,成绩也稳步提升。

类似的社团在思源中学还有10多个,每个民族的孩子都踊跃参加。思源中学校长王正辉解释说,社团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因为兴趣爱好结识,融为一体,比简单灌输“民族团结”的概念更有用,“做人诚实、学会感恩、学习上进”的育人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他们正在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

18年赓续接力,会宁革命老区与甘南涉藏民族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生动实践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截至目前,会宁代培的玛曲学生中已有134名学生考上大学,90多名已经就业和自主创业,中考入学率也在90%以上。

孩子们的成长,是老师最骄傲的事情。有老师写道:“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就像藏族男孩索南达吉遇见了我们班,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我们班遇见了索南达吉,才成为更好的班集体”。

会宁学子在和玛曲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到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习藏族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好朋友王泽洋眼中,藏族同学久麦是一个乐观、阳光的人。文言文背不会,他就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去死磕,他还任劳任怨,主动打扫水房,对老师同学也特别礼貌。

“和他在一起,我有踏实的感觉。”王泽洋说,他和久麦做了6年同学,也是篮球队队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将久麦带到自己家里,一起学习生活,早已像家人一般亲近。

不少玛曲的孩子会用“幸运儿”自比,觉得在会宁享受的优质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个玛曲女孩告诉记者,在会宁读书时,她耳濡目染会宁同学的刻苦,也变得更加有毅力,找工作时,即使失败,也会提醒自己咬牙坚持,更加努力。

已经在读大学的切江吉说,她在会宁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拼搏。在大学里,这些经历使她成为“佼佼者”。

感恩也是这段会宁的学习经历在玛曲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有老师记得,寒假后,班上的藏族小女孩像捧着宝贝似的递过一袋酥油。原来,是孩子发包養網现她嗓子不好后,特意请妈妈熬制的。

才上三年级的仁增道旦道吉则列出“医生”“警察”“老师”3个职业选项,他还不太了解这些职业的具体内容,却很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也成为孩子们思考的议题。明年高考,扎西卓玛决定报考传媒类专业,她包養網感恩会宁,也感恩家乡为她提供外出就读的机会,认为自己“去的地方不一样、见的世界不一样,人生也不一样”。她希望将来做一名纪录片导演,去探究本民族文化的奥秘,并且将这些传播开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经过在会宁的苦读,玛曲孩子中出了不少人才,现在他们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贡去乎扎西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在他眼中,这些孩子走出草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既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最美丽的“格桑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通讯员 王双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04-13

海拔2700米高山上的小学,有了“玫瑰梦想球场”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查包養app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山村学校,有了“玫瑰梦想球场”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瓦吾小学,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因其常年云雾缭绕,当地人称呼它为“云端小学”。近日,一座标有玫瑰图案的崭新足球场,在这所群山环抱的小学里正式落成启用。

“这个球场是我们全校师生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们会比之前努力百倍千倍。”瓦吾小学校长曲比史古说,“有了新的足球场,孩子们的童年在这里会非常开心。”

这个球场是由中国女足联合国内企业及球迷共同捐赠的全国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玫瑰梦想球场”。从此,瓦吾小学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可以告别泥地沙地,更加自由地在这里奔跑、踢球、追梦了。

“让山村学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始终是校长曲比史古的梦想。

他一直认为:“如果知识文化是孩子们走出大山最主要的路子,那么艺体就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另一条路。”于是,很早以前他就决心带领孩子们练习踢足球。

然而,受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实力所限,“云端小学”的孩子们的追梦之路要比别的孩子艰难许多。曲比史古带领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硬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两个足球场,开始了孩子们的追梦之路。

渴望了解山外世界并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很快就对足球有了强烈兴趣,两座简易球场成为全校超过一半孩子们的“梦想乐园”。不久,瓦吾小学男女足球队相继诞生。他们每天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训练,能入选校队成为孩子们最骄傲的一件事。

曲比史古每天在带领数十位女足队员训练的包養網心得同时,也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们走出山区看一看。他希望通过足球让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子收获快乐,也能获得更多可能。“女孩子踢球能够改变传统的观念,让女孩影响女孩,也想让她们享受到踢球的快乐,甚至通过足球让她们走得更远。”曲比史古说。

足球,让“云端小学”的孩子们开始真正有了“大山外的梦”,也成为孩子们走向山外世界的一座桥梁。球队组建后短短五年时间里,他们曾获得县级联赛第二名。踢球踢得好的孩子,进了县城中学,成了校队主力,还有7名队员入选皇家马德里凉山足球项目。他们还和县里的另一所小学组成县队,在四川省“匠心杯”夺冠。

阿作伍勒是一名孤儿,刚入学时,他瘦弱、内向,不爱说话。后来,曲比史古经常带着他踢球,足球让这个男孩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他的眼里有了光,脸上也有了笑容。2020年,爱踢球,学习成绩也不错的阿作伍勒,被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录取。

即便如此,地处山区、财政条件艰难的瓦吾小学队员们却一直只能在自制泥土球场上训练和比赛,受伤更是经常的事。用曲比史古校长的话说,足球场一直以来都是瓦吾小学最迫切的一个需求,对整个学校的足球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这些大山里喜欢足球的孩子来说,能够拥有一块足球场,真的算是一件‘奢侈品’了。在一块好的球场训练、比赛,这是大包養家最大的心愿和梦想。”

2022年,在瓦吾小学坚持执教19年的曲比史古上榜当年第三季度的“中国好人榜”,他和孩子们热爱足球的故事也传遍全国,中国足协以及女足国脚们决定一起为这个校园女足队捐赠一座“玫瑰梦想球场”。

2022年7月,当中国女足在东亚杯赛场奋战之时,中国足协联合一家企业发起“送女足一朵玫瑰花”线上助威互动活动,号召大家通过点亮数字玫瑰的特别方式为女足加油。而除了为女足姑娘们加油助威,这个活动还包養肩负着为另一群大山里的女孩送去一座球场的使命。

这样双包養網比較向互动的方式,极大激发了网友们的热情,让网友们从单纯的看比赛、分享比赛,变成真正参与到比赛当中,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女足的未来发力。

最终有超过60万网友为女足打call,共筑一座“玫瑰梦想球场”。东亚杯后,中国足协随即宣布,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玫瑰梦想球场,将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瓦吾小学,为这支在土地上训练的校园女足送去一片真正的绿茵场。

经历了疫情、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后,“玫瑰梦想球场”终于在“云端小学”建成。

“以前我们可能是山里训练条件最差的,现在我们有了‘玫瑰梦想球场’,训练条件好太多了!”瓦吾小学女足球员吉牛伍作表示,“这个球场特别软,下雨下雪也能踢。刚刚修好的时候我们都想不睡觉,一直踢到天亮。”

“已经有4所重点中学校长和我联系,让我们提供有足球特长的孩子。这些山里的娃娃有更多机会通过足球走出大山了!”曲比史古说。

中国足协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借助玫瑰梦想球场带来的关注度,这个包養網项目在关注支持中国女足的同时,也开始为这些散落在山区、乡村当中的足球女孩,带去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汇聚了社会各方力量的“玫瑰梦想球场”,在播撒女足精神的同时,也在尽力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 王东)

2024-04-12

8小時之外,我能離線嗎?覓包養網站比較⑤ | 線上加了班,怎么能證實?

【8小時之外,我能離線嗎?⑤】

原題目:“線上加班”具有居家化、碎片化特色,難以量化,有效人單元想措施躲避加班費——(引題包養網

線上加了班,怎么能證實?(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盧越

瀏覽提醒

比擬于傳統加班,“線上加班”的認定具有特別性。實行中,若甜心花園何證實本身加了班、加了多久的班,對休息者來說并非易事。針對“隱形加班”認定難的題目,國民法院立異了認定尺度,司法實行中對質據的認定也在與時俱進。

依據最高國民法院司法說明規則,休息者主意加班費的,應該就加班現實的存在承當舉證義務。可是,比擬于傳統加班,“線上加班”的認定具有特別性。實行中,若何包養金額證實本身包養加了班、加了多久的班,對休息者來說并非易事。

本年全國兩會時代,最高國民法院平易包養網近一庭庭長陳宜芳表現,針對“隱形包養站長加班”認定難的題目,國民法院立異了認定尺度,確包養網保休息者不因彈性工時和長途休息的任務形式而被差別看待。

包養休息者舉證加班面對困難

“‘線上加班’產生在非任務時光、非任務地址,任務設定及結果提交由線下轉向線上,具有居家化、碎片化特色。”北京市第一中級國民法院法官吳博文剖析說,“分歧于傳統意義上的加班,‘線上加班’存在用人單元難包養以對休息者停止及時監視治理、休息者也難以舉證證實其加班時長等困難。”

《工人日報》記者梳理多起涉“線上加班”相干案例發明,休息者供給的微信聊天記載或打卡記載,往往只能表現特按時間發送信息和溝通的行動,而無法證實其連續任務、常態化加班的狀況,也就招致詳細加班時長難以量化斷定。

在全國保護職工權益杰出lawyer 杜偉看來,線上任務的碎片化特色自己就使得休息者在非辦公周遭的狀況處置的任務義務難以量化,而有的用人單元想措施躲避加班費,讓休息者搜集證據變得加倍艱苦。

“好比,有的用人單元設定的任務目的含混不清,或許希冀休息者在非任務時光連續待命但又不明白記載這些時光;有的用人單元沒有樹立完美的任務包養記載體系,或許不保存相干的任務證據;還有的單元能夠經由過程不明白的加班政策或將任務設定為不按時任務制等方法,這些都使得休息者難以取得應有的加班抵償。”杜偉說。

從司法實行來看,即使台灣包養網用人單元以“加班未經審批”拒付加班費,這也并不影響對甜心寶貝包養網“用人單元設定加班”這一現實的認定。

在一路案例中,張某進職某收集技巧公司,休息合同中商定“員工需求加班的,應填寫加班請求書并顛末公司審批,未實行加班審批手續的不視為加班。”2021年3月,張某地點部分微信任務群中告訴:“自本周起,每周五18:30在會議室召開部分總結會,每名員工報告請示本周任務內在的事務及下周任務打算,會議時長估計1小時。”

張某經由過程訴訟法式,請求該公司付出延時加班費。法院以為,公司雖以“加班審批制”抗辯,但不克不包養行情及否定張某是經公司設定而供給了延時加班休息,公司應付出延時加班費。

法院立異“隱形加班”認定尺度

“線上加班”任務時長、任務狀況等往往難以量化,且部門休息者在“線上加班”的同時可從事其他運動,用人單元無法客不雅把握加班情形,若以所有的時長作為加班時長,對用人單元而言有掉公包養網正。若何根據公正準繩斷定加班時長,維護休息者和用人單元的符合法規權益?“線上加班”究竟該怎么盤算加班費?

北京市第一中級國民法院審理的一路典範案例,對此供給了參考。該案判決在認定“線上加班”加班費時,綜合斟酌休息者的加班頻率、時長、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薪水尺度、任務內在的事務等原因,酌情認定休息者的加班費。

2020年4月,李某進職包養網評價某文明傳媒公司,兩邊商定了3個月試用期。2020年5月28日,公司以李某試用期不合適錄用前提為由解除休息關系。李某經休息仲裁后提告狀訟到宴會上,一邊吃著宴會,一邊討論著這樁莫名其妙的婚事。,請求該公司付出延時加班費、雙休日加班費4.6萬元。

審理法院聯合李某提交的微信內在的事務、李某自述公司的考勤時光,以及李某的薪水尺度,酌情斷定某公司應向李某付出延時加班費1萬元。北京市第一中級國民法院二審訊決採納上訴,保持原判。

“在法定任務時光之外供給休息,且從時長或頻次來看,用人單元設定休息者經由過程社交媒體展開單次較長時光線上溝通或會議,或必定時光內就任務內在的事務頻仍停止溝通,或線上任務具有顯明周期性或固定性特色的,可以認定顯明占用了休息者歇息台灣包養網時光,可以認定為加班。”吳博文在對該案釋法時說。

“從任務內在的事務下去看,應該聯合休息者任務職位判定休息者能否在用人單元設定下供給了本質休息。”吳博文表現,一方面需求確認休息者供給了本質休息,若僅是偶發性的一兩句簡略溝通,不宜認定為存在加班現實。另一方面應該是在用人單元設定下供給休息,既合適法令規則,又能防止休息者任務時光“摸魚包養包養網VIP、放工時光任務,用人單元還須付出加班費的情形。

對質據的認定在與時俱進

“跟著平臺“離婚的事。”經濟的成長,休息者供給休息的東西及方法均產生了宏大變更,司法實行中對于證據的相干認定也在與時俱進。”北京市海淀區國民法院法官董洪辰告知記者,微信聊天記載、騰訊會議記載、釘釘溝通記載等存儲于電子介質中的相干數據,已成為部門案藍包養網玉華眨了眨眼,終於慢慢回過神來,轉頭看了看四周,看著那隻能在夢包養網中看到的往事,不由露出一抹悲傷的笑容,低聲道:件中法院認定加班的主要根據。

董洪辰以一路案例舉例闡明。郝某在某醫療美容公司擔負美容師,去職后台灣包養網請求該公司付出延時加班費1包養0萬元。在休息仲裁階段,郝某僅提交其延時放工的釘釘打卡記載,被認定包養網證據缺乏。訴訟階段,郝某彌補提交集班時代的騰訊會議記載、報告請示任務的往“媽媽,不要,告訴爸爸不要這樣做,不值得,你會後悔的,不要這樣做,你答應女兒。”她掙扎著坐起身來,緊緊抓住媽媽來郵件、以及微信任務群中部分引導鄙人班時光設定任務的記載。法院包養甜心網認定郝某彌補提交的各類證據與釘釘打卡記載構成證據鏈,依法核算郝某的加班藍玉華站在主屋裡愣了半天,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是什麼心情和反應,接下來包養網比較該怎麼辦?如果他只是出去一會兒,他會回來陪時長為72小時,判決醫療美容公司付出郝某延包養網ppt時加班費。

“對于休息者來說,證據的類型并不主要,證據所反應的本質內在的事包養站長務才是法院判決的根據。”董洪辰說,“在微信實名、電子證據保全方法多樣的信息化時期,舉證難將不再是休息者維權的重要妨礙。”

杜偉提出,用人單元應樹立健全線上任務治理軌制,確保休息者的任務時光和加班情形可以或許獲得有用記載和監視。休息者在線上任務時,應自動記載任務時光和完成的義務,保留燭台包養俱樂部放在桌子上,輕輕敲了幾下,屋子裡再沒有其他的聲音和動靜,氣包養氛有些尷尬。相干的電子證據,如郵件、聊天記載等。

“休息仲裁和司法機關在處置“線上加班”案件時,可以采取更“也不是全都包養網好,醫生說要慢慢養起來,至少要幾年的時間,到時候媽媽的病才算是徹底痊癒了。”為機動的舉證規定,加重休息者的舉證累贅,也可以經由過程案例領導等方法,為“線上加班”的認定和加班費的盤算供給明白的指引和參考。”杜偉說。

包養女人

2024-04-12

李克坚代表:坚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查甜心寶貝包養網帮扶_中国网

“无论是对一个家庭,还是对一个地方来说,脱贫并非一劳永逸。一些群众因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仍面临生活压力,内生发展动力有待提升。防返贫工作稍有松懈,他们可能再度陷入贫困。”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赣州市市长李克坚说。
  赣州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原本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作为江西省巩固脱贫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赣州市114.33万脱贫人口占全省的40%,1.79万户、7.15万名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占全省的4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
  李克坚介绍,赣州通过分析历年致贫返贫数据、剖析现实案例,发现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人员”最容易因病、因学、因灾等不可抗因素返贫致贫。为此,当地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首要任务。
  赣州蓉江新区江坝村村民黄燕的家庭在去年突遭变故,丈夫因病去世,抚养两个女儿生活和包養網 花園读书的重担落在黄燕身上。了解她家情况后,驻村工作队立即启动防贫保险申报流程,黄燕一家共获得防贫保险理赔金112264.34元。“这笔钱来得太及时了,真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黄燕说。
  黄燕之所以能领到防贫保险理赔金,源于赣州市创新开发“精准防贫保险”。政府出资设立保险资金包養池、购买社会保险服务,为致贫返贫高风险人群提供保险保障,变被动“治已贫”为主动“治未贫”,提供每人最高30万元的防贫保障金额,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上“保险阀”。
  目前,赣州市18个县(市、区)均已开通防贫保险,覆盖400多万农村人口,有效避免了群众“辛辛苦苦奔小康,一场意外全泡汤”的情况发生。
  “促产业兴旺,让群众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李克坚介绍,赣州近年来积极发挥中央衔接资金投入撬动作用,引进优质市场经营主体,以衔接资金“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带动脱贫群众经营性收入明显提升。
  以全南县为例,2021年以来,该县投入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1.68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1.63亿元,实施蔬菜、甲鱼、鳗鱼等特色种养产业项目168个,带动村集体包養年增收1440万元,辐射带动1.8万户农户、600多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
  然而,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因素影响,赣州市乡村振兴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脱贫群众增收难度大,农村发展基础薄弱。李克坚包養網排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赣州市包養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将“支持革命老区发展”作为资金分配因素并给予倾斜。   (本报记者赖星)

2024-04-12

做好“土特产”文章查甜心包養網,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人民时评)_中国网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分析乡村全面振兴里的发展新机遇,为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凝心聚力。

——编者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

回到家乡,与三五好友相约一起寻找“小时候的味道”;走亲访友,带上土特产作为伴手礼;假期返程之际,父母在行李箱里塞满家乡特产……人们在土特产中感受家的味道,也在其中品味浓浓乡愁。

一份份土特产,既承载着无法割舍的乡愁,也映照着广阔的消费市包養场。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地平均海拔2200米,全年日照数达1800小时以上,有着高海拔、低纬度、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种出的苹果着色深、含糖量高、口感好。在大力推广下,威宁县苹果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值12亿元,苹果产业成为带动16.8万人实现增收的甜蜜事业。土特产一头连着农业产业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腰包。威宁县苹果产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说明,让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发展土特产是个重要抓手。

一方水土一方味。我国地大物博,从东北平原到黄土高原,从岭南丘陵到黄河流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禀赋,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围绕土特产,大有文章可做。

土特产是独特乡土资源孕育的地域产品,也是一个地方独具一格的重要标志。正因此,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在“特色”上下功夫。从宁夏中宁枸杞,到辽宁丹东草莓,从河北迁西板栗,到江苏盱眙小龙虾,一个特产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众多案例启示我们,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在产业发展上深耕“差异化”“特色化”,就能塑造出自己的竞争优势。

前段时间,黑龙江与广西的一场文旅互动,让黑龙江蔓越莓“出圈”,也让更多“隐藏款”特产走进大众视野。四川鱼子酱、贵州抹茶、安徽鹅肝……包養一个个“隐藏款”特产,令许多当地网友感慨,特产“藏得太深”,自己作为本地人也鲜有所闻。这既说明各地物产丰富,也提示我们,做好土特产文章需要擦亮农产品品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立足当地特色资源,在产品上追求“错峰头”、在品质上追求“独一份”,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是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让“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包養擎,既需要有立足土特产延伸产业链的思维,也需要有跳出土特产看“土特产”的视野。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各具特点的村落建筑、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等,都是乡村吸引人的地方,也是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土壤。打好特色牌,完全可以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上面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业态,从而包養網让乡土特色产业更具吸引力、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找准路子,在“土”字上谋出路,在“特”字上求不同,在“产”字上下功夫,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包養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一个个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土特产将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04-12

锦绣中去九宮格講座国年|各国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祝贺龙年新春_中国网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中国甲辰龙年到来之际,许多国家政要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纷纷发表致辞,向中国人民及全球各地华侨华人致以新春祝福。

法国总统马克龙10日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表达了对农历新年的祝福。他说,祝愿全世界庆祝农历新年的朋友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時租。龙年象征着创新和创意,我们在法国准备的精彩活动也正是如此!

泰国总理赛塔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贺词说:“农历春节是泰国华人和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在此我谨祝愿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愿新的一年将是繁荣、富裕的一年,财源滚滚,兴旺昌盛;祝愿泰中两国贸易与投资能够顺顺利利;祝愿两国互免签证政策能够促进两国间往来更加便利快捷。”他表示,泰国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朋友,希望两国之间的友情能够更进一步,“泰中亲如時租場地兄弟,亲如一家”。

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农历大年初一通过南非总统府网站向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全球华侨华人致以节日问候。拉马福萨说,祝愿龙年象征的活力、希望和机遇遍及中国的广袤土地以及在南非和全世界的华侨华人。“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不断创新,持续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在官网刊发新春贺词,向在日本生活工作的华侨华人以及全球各地喜迎春节的所有人致以新春问候。

奥地利总统范德贝伦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春节祝福,祝愿旅奥的华侨华人和所有庆祝中国新年的人们龙年吉祥、身体安康。

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日前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出席中国新年庆祝活动时说,期待塞中两国之间的“铁杆”友谊在新的一年里能够进一步深化。值時租場地此新春佳节之际,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同时也祝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更大的发展与成功。

斐济副总理兼贸易部长卡米卡米加11日在当地的新春团拜会上向中国人民送上龙年祝福。他表示,斐济是中国的好朋友,要学习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相信龙年两国关系会更上一层楼。

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近日向中国人民和在丹麦的华侨华人致春节贺信。拉斯穆森在贺信中说,龙象征着领导力与繁荣,“我期待在龙年精神鼓舞下,进一步推动丹中关系向前发展。祝愿龙年为大家带来幸福与好运。龙年大吉!”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講座长祖拉布·波洛利卡什维利和执行主任娜塔莉娅·巴约纳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恭贺新春。波洛利卡什维利在贺词中说,在农历龙年来临之际,让我们展望前景,变“危”为“机”,共同推动旅游业繁荣复苏。巴约纳祝全球华人拥有一个欢快、祥和与繁荣的龙年。“龙代表着雄心、繁荣、鸿运和力量,并将大家凝聚在一起。这些价值观与我们旅游业完美契合。”

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萨利姆·马利克发贺信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问候。马利克说,愿这个特殊的日子满溢喜悦和健康,充满亲人的陪伴。伊斯兰世界教科文组织很高兴能和中国朋友共庆新春佳节。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在“莫斯科的中国新年”活动上,用中文送上新年祝福。她说:“龙年快乐!祝我们的中国朋友们,新年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春节好。”

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州长瓦西里·奥尔洛夫在社交媒体上用中文向中国時租會議人民拜年。他说:“俄罗斯和中国有着深厚的友好关系,我们非常珍惜这份友谊。我谨代表阿穆尔州人民并以我个人名义,祝大家春节快乐!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新春快乐!”

澳大利亚首都地区首席部长安德鲁·巴尔日前在堪培拉参加庆祝“2024年农历新年”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后说,祝每一个人都有快乐健康兴旺的龙年。

南非全国省级事务委员会副主席西尔维娅·卢卡斯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春节在小樹屋全球拥家教有广泛影响力,祝愿中国人民吉祥如意。卢卡斯还用中文问候“春节快乐”。

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市长高斯以视频方式祝贺中国龙年新春。视频中,高斯用中文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问候,并表示乌中友谊万古长青,乌方愿同中方一道努力,共同建设一个和平、绿色的世界。(参与记者:唐霁、高博、郭丹、鲁向明、林浩、石中玉、胡加齐、和苗、霍晶、陈畅、章建华、张娜、王雷、王晓梅、刘春共享會議室涛、刘昕宇、黄河、王钟毅、郭鑫惠)


2024-04-12

浙江绍兴:千年黄去九宮格教室酒的新时尚_中国网

3小樹屋月15日,在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的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酒液在恒温控制的后发酵车间进行发酵。

近年来,在黄酒主产区浙江绍兴,黄酒产业在保留纯手工酿制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向智能化生产迈进,逐步实现酿造智能化、储存智慧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与此同时,结合国潮,越来越多终端店铺推出黄酒奶茶、黄酒咖啡、黄酒布丁等创意饮品、美食,消费场景和包装愈发年轻态。

2023年教學绍兴市规上黄酒生訪談产企业時租會議的总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增长,黄酒衍生品也小樹屋成为古城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舞蹈場地

  

2024-04-12

牵手十八载,汉藏两地查包養行情共育“格桑花”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每年6月,海拔3500米的玛曲高原上,格桑花漫山遍野。千里之外的会师圣地甘肃省会宁县,也有格桑次第开放。在藏族群众心中,这是一种寄予着希望的幸福花。

过去18年间,因为一项教育帮扶协议,会宁县已代培了273名玛曲学生。教师、学生、社会人士与这些藏族孩子建立了深厚情谊,彼此传递着格桑花“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民族间融通联结的“黏合剂”

作为远近闻名的“状元县”,会宁县常年吸引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取经”。2004年,一支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队伍提出,希望与该县建立教育合作关系,选送藏族学生让会宁学校代为培养。

领队尕藏成来是甘肃省政协委员,也是玛曲县宗教界的知名人士,从上世纪70年代起,他就为当地民族教育事业四处奔走,在草原深处搭建帐篷学校、马背学校,还主动请缨担任曼日玛乡寄宿制学校名誉校长。

这份热忱,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经甘肃省教育厅和白银、甘南两地政府积极协调,2004年,会宁县与玛曲县达成教育交流合作协议——商定由玛曲县每年选派20名中小学生赴会宁县就读,首次合作期限为15年。会宁提供优质教育,玛曲每年资助40万元用于学生开销,并派驻生活老师、藏语老师为孩子们服务。

藏族同胞的信任,让会宁县骤感压力。时任会宁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天杰记得,当时局里多次召集各中小学校长开会,对20名学生的分配、学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进行商讨,详细到学生安排在哪所学校、哪个班级,选择谁当班主任……事无巨细,一一确认。

来会宁的玛曲县学生,被安排到会宁县北关小学、东关小学、会师中学、枝阳中学、思源中学等条件优越的学校插班就读。为解决玛曲县学生住宿困难,2010年,白银市、会宁县又出资建成代培学生宿舍,改善藏族师生的住宿生活环境。

宿舍内功能齐全,分为住宿区、学习区,还有就餐区、读书角;装修风格上,还保留了一些藏式元素,以慰藉孩子们的思乡之情。

点滴关爱也体现在孩子们步入校园的那一刻。北关小学副校长武强告诉记者,每年开学,校领导都会将藏族学生带到班主任面前,“哪个学生在哪个班、生活学习遇到哪些困难,大家一清二楚,随时沟通解决。”

初到会宁,玛曲学生英木嘉就感受到了这份关怀:教室都做了精心布置,黑板上写着“欢迎回家”4个大字;寝室内,他的床铺被拾掇得整齐温馨,窗台上摆放着一束鲜花,第一顿饭也是他在家乡就特别喜欢的土豆炖牛肉……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即将步入大学校园,自身的独立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能力更要得到提升。因此,在会宁县读书的最后3年里,玛曲孩子要离开代培宿舍,住进校园。

会宁县教育部门对孩子们倾注的这些心血,玛曲人民铭记在心。王天杰曾多次带队去玛曲考察,他说,当地群众用最高礼遇对待他们,甚至有人走上百公里的路来敬献哈达,“教育成了民族间融通联结的‘黏合剂’”。

2020年,一期教育合作协议期限已满,玛曲与会宁又续签5年合作协议,手牵手迈步向前。

18年坚守助力玛曲学子成才

然而,离开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在会宁求学的玛曲学子还是会有些不适应。“尤其是在语言不通、学习上也找不到自信的‘过渡期’,就会像个刺猬一样,把自己‘蜷缩’起来。”英木嘉说。

有些孩子刚到会宁时,常常哭鼻子,偶尔还会撒泼耍赖,缠着父母,让他们来看自己。

为此,来会宁陪读的藏族老师想了不少法子。现任宿舍负责人贡去乎扎西是第一批来会宁的生活老师。他意识到,孩子们的不适,“不是因为学不好知识,而是因为没有家”。

于是,他将自己的定位从“老师”转变成“家长”。陪孩子们聊天、和学校的老师保持沟通、辅导孩子们做作业,此外,他也常常鼓励孩子们和小区居民、当地群众多接触。贡去乎扎西曾多次半夜送生病的孩子去医院,以监护人的身份签手术单。而他在家乡读书的孩子,却被同学误认为是“孤儿”。

原本在玛曲县城关小学任职的英木周被抽调到会宁18年了,从孩子们的“姐姐”变成了孩子们包養網價格的“妈妈”,但她对学生的爱始终未减分毫。

起初,来会宁的老师少,生活条件差、没有厨师、没有保洁,她就主动承担这些工作。早上,抱着、拉着年龄小的孩子们去学校,接着扎进菜市场,为20多人准备一天的饭菜。听到孩子们念叨家里的美食,她也打电话问自己的妈妈,学着给孩子们做家乡美食。孩子们睡着了,她又抓紧时间搞卫生。

从2004年来会宁到2006年聘请工作人员、理顺宿舍的各项内务制度,这样连轴转的忙碌生活,英木周扛了1年半,练出了一手好厨艺,还养成了超强的时间观念、统筹能力。

老师的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7岁的扎西昂毛记得,宿舍老师给她买过生日蛋糕,情绪不好时,也是老师的劝导让她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因为这些,她考入师范学校,大学毕业后,又毅然报考玛曲县河曲马场教学点的教师岗位,将自己曾经感受到的爱传递下去。

“爱孩子”成了英木周、贡去乎扎西身上的勋章,也成了他们的“羁绊”。前几年,他们包養有机会回玛曲县城工作,但看到孩子们不舍的眼泪,他们又决定留下来。

书写“汉藏一家亲”的教育帮扶故事

在会宁县中小学的校园里,老师同样将这些藏族孩子当成“儿女”。

在兰州财经大学读书的旦增闹藏至今都记得,他在北关小学读书时,班主任王芳霞一到节假日就领他去家里吃饭,课后耐心给他辅导功课。一次,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时,王老师发现他节奏感强,有打鼓的天赋,还自掏腰包给他报了特长班。

现在,旦增闹藏是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一员,经常表演架子鼓。他还加入了学校的民族协会,讲述“汉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7岁的扎西东知去年才来会宁,普通话不流利,很多时候直接用“不知道”来回答问题,语文老师张瑜会减缓语速、换成更通俗易懂的话语和他交流,课后还带他去玩七巧板、跳绳,鼓励他多练习普通话。

在思源中学,老师总结出“平等对待”“重点帮助”“友好结对”等一系列方法。刚走上教师岗位的陶铭航注意到班里的藏族孩子喜欢打篮球,他也陪着打球,并且鼓励孩子们在运动会上为班级争光。开班会课、办板报,也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让藏族孩子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

杨瑶草在家乡读小学时,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但在会宁,她很快被当地同学比了下去,这让她颇为慌张。老师找到症结所在,推荐杨瑶草参加了学校的心理社团。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参与心理小游戏、参演心理剧等,杨瑶草开解了心结,脸上的笑容多了,成绩也稳步提升。

类似的社团在思源中学还有10多个,每个民族的孩子都踊跃参加。思源中学校长王正辉解释说,社团里,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孩子因为兴趣爱好结识,融为一体,比简单灌输“民族团结”的概念更有用,“做人诚实、学会感恩、学习上进”的育人目标也更容易实现。

他们正在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

18年赓续接力,会宁革命老区与甘南涉藏民族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生动实践播撒了民族团结的种子。截至目前,会宁代培的玛曲学生中已有134名学生考上大学,90多名已经就业和自主创业,中考入学率也在90%以上。

孩子们的成长,是老师最骄傲的事情。有老师写道:“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包養行情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就像藏族男孩索南达吉遇见了我们班,就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我们班遇见了索南达吉,才成为更好的班集体”。

会宁学子在和玛曲孩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了解到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学习藏族同学身上的优秀品质。

在好朋友王泽洋眼中,藏族同学久麦是一个乐观、阳光的人。文言文背不会,他就比别人花更多时间去死磕,他还任劳任怨,主动打扫水房,对老师同学也特别礼貌。

“和他在一起,我有踏实的感觉。”王泽洋说,他和久麦做了6年同学,也是篮球队队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还将久麦带到自己家里,一起学习生活,早已像家人一般亲近。

不少玛曲的孩子会用“幸运儿”自比,觉得在会宁享受的优质教育,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个玛曲女孩告诉记者,在会宁读书时,她耳濡目染会宁同学的刻苦,也变得更加有毅力,找工作时,即使失败,也会提醒自己咬牙坚持,更加努力。

已经在读大学的切江吉说,她在会宁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拼搏。在大学里,这些经历使她成为“佼佼者”。

感恩也是这段会宁的学习经历在玛曲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有老师记得,寒假后,班上的藏族小女孩像捧着宝贝似的递过一袋酥油。原来,是孩子发现她嗓子不好后,特意请妈妈熬制的。

才上三年级的仁增道旦道吉则列出“医生”“警察”“老师”3个职业选项,他还不太了解这些职业的具体内容,却很明确自己想成为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

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也成为孩子们思考的议题。明年高考,扎包養網西卓玛决定报考传媒类专业,她感恩会宁,也感恩家乡为她提供外出就读的机会,认为自己“去的地方不一样、见的世界不一样,人生也不一样”。她希望将来做一名纪录片导演,去探究本民族文化的奥秘,并且将这些传播开包養網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经过在会宁的苦读,玛曲孩子中出了不少人才,现在他们成为建设草原的栋梁”,贡去乎扎西乐于看到这样的结果。在他眼中,这些孩子走出草原,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既是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更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力量,是最美丽的“格桑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通讯员 王双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04-12

海拔2700米高山上的小学,有了“玫瑰梦想球场”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查包養app振兴信息门户

山村学校,有了“玫瑰梦想球场”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瓦吾小学,地处海拔2700米的高山上,因其常年云雾缭绕,当地人称呼它为“云端小学”。近日,一座标有玫瑰图案的崭新足球场,在这所群山环抱的小学里正式落成启用。

“这个球场是我们全校师生一直以来的梦想,我们会比之前努力百倍千倍。”包養網心得瓦吾小学校长曲比史古说,“有了新的足球场,孩子们的童年在这里会非常开心。”

这个球场是由中国女足联合国内企业及球迷共同捐赠的全国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玫瑰梦想球场”。从此,瓦吾小学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可以告别泥地沙地,更加自由地在这里奔跑、踢球、追梦了。

“让山村学校成为一个有梦想的地方”始终是校长曲比史古的梦想。

他一直认为:“如果知识文化是孩子们走出大山最主要的路子,那么艺体就是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另一条路。”于是,很早以前他就决心带领孩子们练习踢足球。

然而,受地理条件以及经济实力所限,“云端小学”的孩子们的追梦之路要比别的孩子艰难许多。曲比史古带领老包養網师、家长和孩子们,硬是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两个足球场,开始了孩子们的追梦之路。

渴望了解山外世界并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很快就对足球有了强烈兴趣,两座简易球场成为全校超过一半孩子们的“梦想乐园”。不久,瓦吾小学男女足球队相继诞生。他们每天利用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训练,能入选校队成为孩子们最骄傲的一件事。

曲比史古每天在带领数十位女足队员训练的同时,也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们走出山区看一看。他希望通过足球让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子收获快乐,也能获得更多可能。“女孩子踢球能够改变传统的观念,让女孩影响女孩,也想让她们享受到踢球的快乐,甚至通过足球让她们走得包養網更远。”曲比史古说。

足球,让“云端小学”的孩子们开始真正有了“大山外的梦”,也成为孩子们走向山外世界的一座桥梁。球队组建后短短五年时间里,他们曾获得县级联赛第二名。踢球踢得好的孩子,进了县城中学,成包養網價格了校队主力,还有7名队员入选皇家马德里凉山足球项目。他们还和县里的另一所小学组成县队,在四川省“匠心杯”夺冠。

阿作伍勒是一名孤儿,刚入学时,他瘦弱、内向,不爱说话。后来,曲比史古经常带着他踢球,包養網足球让这个男孩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他的眼里有了光,脸上也有了笑容。2020年,爱踢球,学习成绩也不错的阿作伍勒,被昭觉县万达爱心学校录取。

即便如此,地处山区、财政条件艰难的瓦吾小学队员们却一直只能在自制泥土球场上训练和比赛,受伤更是经常的事。用曲比史古校长的话说,足球场一直以来都是瓦吾小学最迫切的一个需求,对整个学校的足球氛围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这些大山里喜欢足球的孩子来说,能够拥有一块足球场,真的算是一件‘奢侈品’了。在一块好的球场训练、比赛,这是大家最大的心愿和梦想。”

2022年,在瓦吾小学坚持执教19年的曲比史古上榜当年第三季度的“中国好人榜”,他和孩子们热爱足球的故事也传遍全国,中国足协以及女足国脚们决定一起为这个校园女足队捐赠一座“玫瑰梦想球场”。

2022年7月,当中国女足在东亚杯赛场奋战之时,中国足协联合一家企业发起“送女足一朵玫瑰花”线上助威互动活动,号召大家通过点亮数字玫瑰的特别方式为女足加油。而除了为女足姑娘们加油助威,这个活动还肩负着为另一群大山里的女孩送去一座球场的使命。

这样双向互动的方式,极大激发了网友们的热情,让网友们从单纯的看比赛、分享比赛,变成真正参与到比赛当中,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女足的未来发力。

最终有超过60万网友为女足打call,共筑一座“玫瑰梦想球场”。东亚杯后,中国足协随即宣布,第二座中国女足主题球场—玫瑰梦想球场,将建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瓦吾小学,为这支在土地上训练的校园女足送去一片真正的绿茵场。

经历了疫情、天气等诸多不利因素后,“玫瑰梦想球场”终于在“云端小学”建成。

“以前我们可能是山里训练条件最差的,现在我们有了‘玫瑰梦想球场’,训练条件好太多了!”瓦吾小学女足球员吉牛伍作表示,“这个球场特别软,下雨下雪也能踢。刚刚修好的时候我们都想不睡觉,一直踢到天亮。”

“已经有4所重点中学校长和我联系,让我们提供有足球特长的孩子。这些山里的娃娃有更多机会通过足球走出大山了!”曲比史古说。

中国足协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借助玫瑰梦想球场带来的关注度,这个项目在关注支持中国女足的同时,也开始为这些散落在山区、乡村当中的足球女孩,带去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汇聚了社会各方力量的“玫瑰梦想球场”,在播撒女足精神的同时,也在尽力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

(本报记者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