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2

跨越2236公里的山海情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查包養行情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2236公里,这是从厦门大学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中学的距离。

从山到海,厦门大学的学子与西海固有着长达20余年的双向奔赴的约定。而他们,也只是全国25551名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一个缩影。

1998年,厦门大学等22所中国高校共同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到中西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时至今日,已经有218所中国优秀高校参与到这项持续实施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国家支持力度大、示范效应显著的志愿服务项目中。

7月23日,2022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主题论坛上,厦门大学第9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林杨琼向世界青年分享了自己跨越2236公里的“山海情”。

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在15年前,林杨琼曾到这个地区的关桥中学支教一年。

“老师,你觉得厦门和这里,哪儿更好?”在支教的第一堂课上,学生们这样问林杨琼。她愣住了。2004包養網年,厦门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而窗外的操场黄包養網價格沙漫天。看着孩子们明亮期待的眼神,她只能说:“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里是你们的家乡,以后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让我们一起努力,来把它建设得更好吧!”

为了做好支教工作,每个周末,她和队员都会带上干粮,走上一整天,去学校沿途的村镇走访家庭困难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得最多的不是交流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而是劝说孩子们的父母同意他们继续读书。

“我再次开始怀疑我们支教的意义,真的能为这个地方带来改变吗?”林杨琼也曾有过动摇。

改变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于是,他们在做好日常包養網排名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尝试着和当地老师一起去做一些改变,去打开教育的其他可能。他们为孩子们征订了书籍和报纸,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了周末的学习兴趣小组;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尝试分组讨论,锻炼批判思维;把缺老师的体育课开起来,把舞蹈融入美育课堂。

“我们试着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相信的力量,让他们知道,即便没有依靠教育扭转整个人生,但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仍然可以给他们温暖、力量和方向,铺平他们走出去的道路。”林杨琼说。

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被搁浅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见状,捡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有人劝他:“孩子,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在乎呢?”面对质疑,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正是秉持着“不放弃每一条小鱼,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信念,支教队员们利用节假日跑遍了学校周边乡镇、走访各地爱心企业和热心校友,募集善款,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时间为限,接力讲好“这条小鱼”的故事。

包養

2014年,当时的支教队员给身患疾病的学生马娟筹集资金,带她到北京治病,并教她吹陶笛、让她多交朋友。经过半年多的支持和陪伴,她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还考上了心仪的高中。

“老师们给我讲了好多好多道理,让我觉得其实自己也没有那么差,就是以这种方式,我让自己真的活泼起来了,现在我的高中同学们也很喜欢我,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们。” 马娟说。

2020年6月15日,在我国南海的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通过视频直播为宁夏隆德县的孩子们带来的一堂“海洋大讲堂”,很多孩子第一次通过直播看见了大海。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21届成员许继聪回忆道,“当时画面一出来,学生就集体哇了一声。然后,提问的时候大家都把手举得非常高。比如,有同学会问,无人机手臂在海洋中探测的时候,出现故障怎么办。”

借助先进的技术,像这样的“云课堂”更多地走入了西海固的各个学校。支教队员们还推出“艺术守望者”“七彩假期”等第二课堂活动,甚至在大山里为孩子们建了一个海洋标本馆。

不仅如此,厦大的支教老师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社会责任感。”马小花说。这位林杨琼昔日的学生,考上厦门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她佩服厦大的支教老师们,也成了自己眼中的那群“他们”。

林杨琼说,在西海固,像马小花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学成后又回到家乡继续贡献力量。“什么是优质包養網比較的教育?即便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之后,我依然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它有千万种迷人的样子,而这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山海接力,一定是其中最美好的一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04-22

大峡谷里的放映员:用电影点亮生活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查包養網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新华社昆明电(记者伍晓阳、王明玉、赵珮然)“嗒嗒嗒……”夜幕降临,中国西南边陲,怒江大峡谷一家包養網轮胎店里,胶片电影放映机齿轮转动,银幕上画面闪动起来。

45岁的杨明金是轮包養網胎店老板,也是电影放映员。“我大概是最不务正业的轮胎店老板了,轮胎可以不卖,电影不放不行包養。”

24年间,杨明金为云南怒江州泸水市50多万人次放了4500多场免费电影。他在大峡谷里点亮了电影之光。

几天前,他又进村放电影了,这次放的是电影《中国机长》。万米高空,飞机玻璃突然爆裂;客舱失压,上百乘客命悬一线;临危不惧,英雄机包養行情组力挽狂澜……观众们盯着银幕,心情随着剧情跌宕起伏。

散场后,几个小孩凑到放映机前,左看右看。有人好奇地问:“叔叔,光是从这里来的吗?”

杨明金看着这些孩子,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那时放电影是卖票的,杨明金没钱买票。他找到角落里的洞,趴在地上,钻进去看。

钻洞看电影,他和小伙伴成功过几次,但更多是被“活捉”。后来,他拿鸡蛋换门票,第一次完整地看了场《雷锋》。

那天晚上,杨明金躺在床上,脑海中全是电影画面。他因包養網此有了个梦想:“以后一定要让大家看免费电影!”

1998年,他从汽修学校毕业,在修车之余,买了台放映机,走上放电影的路。后来,中国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杨明金成了公益电影放映员。

有一年,在泸水市六库镇赖茂村,杨明金刚放完电影,一位老人走过来说:“电影是傈僳话的就好了。”他突然意识到,老人没能听懂对白。

他打电话给电影厂,得知涂磁录音技术可以把电影配音转换成傈僳语,对着图纸鼓捣了三个多月,终于搞定了。

“傈僳话”版电影放映那天,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了,场地上坐不下,有人爬到屋顶上看,还有些人爬到树上看。

散场后,一位老人拉住杨明金的手,用傈僳语对他说:“这是我看得最明白的一场电影。”

杨明金说,在人生至暗时刻,是电影给了他精神力量。2018年7月8日,在放完电影回家的路上,他接到小舅子电话:家里液化气爆炸,妻子和小女儿受伤,已经送到医院。

杨明金猛踩油门,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冲进病房,看到全身包扎的妻子和奄奄一息的小女儿,他顿时瘫倒在地。

经过抢救,妻子活了下来,全身85%的皮肤烧伤;一岁零6天的小女儿,永远停止了呼吸……

此后两年,杨明金陪妻子到昆明治病,医药费前后花了200多万元。除了医保,政府也对他的家庭予以救助,不少爱心人士为他家发起了募捐。

幸运的是妻子逐渐康复了,面对人生坎坷,杨明金说是许多电影作品中主人翁的坚韧品质在心中不断勉励着他,“电影里的人能百折不挠,我为什么不能?”

杨明金希望有更多时间陪陪家人,但同样割舍不下放电影的情怀。“电影让我的生活有了光,我想用电影的光照亮更多人。”

上个月,杨明金来到泸水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谐社区放电影,偶遇了原来住在高山上他放电影时常来帮忙的小男孩张军。

杨明金喜出望外。两年没见,小张军神采焕发,已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小张军告诉他,江边的安置房虽然没有火塘,但是很暖和,也不停电了。

村村通了公路,杨明金再也不用扛着设备爬山了。许多高山上的村寨搬到了山下的安置点,人们的文娱活动也丰富起来。

电影依然深受人们欢迎。那天,杨明金和小张军坐在一起,看了一场《红海行动》,他希望露天影院能够永不落幕。


2024-04-21

两会·从基层一线到人民殿堂丨“时尚绣娘”李查包養心得利的履职故事_中国网

3月5日,李利穿着亲手纺制的布依族服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前,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是个地道的贵州布依族姑娘。“选婿看犁田,择妻观纺织”,布依族自古就有纺织的传统习俗。李利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手艺,早早便在心中埋下做一名“绣娘”的种子。

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李利返回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创业。手工制作土布、手包、衣服、围巾……她创作了一系列民族文创产品。“在外面工作久了,就想念家包養網乡的一切。”

不仅包養網自己创业成功,李利还带动了很多乡亲包養平台推薦一起致富。目前,她在兴义市万峰林、晴包養網隆阿妹戚托小镇等地,已开设了四家线下门店,年销售额超6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超100人。公司“绣娘”年人均增收超万元,产品广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受到顾客青睐。

为了赴约全国两会,李利亲手纺制了两套精美的布依族服饰。“我想把家乡最美丽的服饰穿到两会去,把群众的心声带到两会上。”李利说。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2024-04-21

长三角群众就医便利查包養經驗化新观察:跨省看病不再“繁”_中国网

“我们的医保卡可以在上海的医院直接刷卡结算,太方便了!”近日,家住浙江舟山嵊泗县的沈先生陪同爱人,在上海五官科医院完成白内障手术,出院时他不用像过去那样,打印整理核对清点各类发票了。

包養網 花園

“以前来上海看病,需要先垫付所有的医疗费,再整理收集发票回去报销,生怕漏了掉了,不然后续会非常麻烦。现在好了,我们可以直接拎包回家。”沈先生欣喜地说。

得益于长三角公共服务一体化中的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长三角三省一市群众可以享受异地就医“同城服务”。2020年8月20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位于浙江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上海的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同步实现了首单门诊结算免备案。2021年5月28日,示范区在门诊异地就医包養網免备案基础上,将免备案的范围扩大到了住院、互联网+异地就医结算等部分。

据了解,沪苏浙皖医保部门不断完善住院、门诊慢特病和药店购药异地直接结算,以及异地患者互联网医包養網院在线支付等机制。目前,三省一市的医保结算系统均已接入国家层面的统一信息平台,并在区域内实现联通,涉及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

截至目前,三省一市区域内住院异地直接结算约520万人次,费用约1400亿元;异地购药直接结算约35万人次,费用约7600万元。

在长三角百姓“走出去”看病更便利的同时,通过区域医疗资源对接,也有越来越多的长三角名医“走进来”就近服务百姓。前不久,21名浙江嘉兴籍上海医疗专家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回到嘉兴,走进嘉兴市第二医院为家乡群众送健康。

嘉善县的丁女士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肝脏上长了个东西,正愁去哪儿找个专家“把把脉”,便看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胆肿瘤科的程树群教授回嘉兴义诊,她立刻进行了包養網预约。

程树群认真看了丁女士所有的检查报告,详细了解病程后,告诉她肝脏的占位是良性的,不用太担心,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近年来,伴随着嘉兴医疗深入接轨上海,上海名医到“嘉”门口会诊人次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嘉兴全市已与70家长三角知名医院共建329个合作项目,合作专家达563人。

上海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市医疗机构信用就医人群范围将拓展到长三角区域参保人群,完成签约后便可享受在上海的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等医保服务;长护险结算也开始在长三角区域“跨省延伸”,上海市老年人入住长三角区域连锁养老机构,所发生的长护险费用可以直包養網接结算,目前共32家连锁品牌养老机构纳入试点。

2024-04-21

擘画鹭岛新画卷—去九宮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厦门实践”_中国网

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

行走在厦门,人们总会与美景不期而遇:筼筜湖白鹭翩跹起舞,鼓浪屿绿树红瓦交映,五缘湾海天浑然一色……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充满感情,珍惜这里的一草一石。当年,从来到厦门市工作,到担任福九宮格建省领导,再到后来在中央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厦门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一系列部署,已结出累累硕果。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实践地,30多年来,鹭岛儿女牢记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系统治理、久久为功,以高水平海洋生态修复助力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

锚定长远目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森林城市……这些美誉,都是属于厦门的。但厦门的美,却并非一直如此。

2024年1月24日,游人在厦门鼓浪屿沙滩上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习近平同志风尘仆仆从河北正定南下厦门履新,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彼时的厦门,虽然是个沿海城市,但市容市貌很旧,有人形容“厦门像一个美丽的姑娘,却穿了一身破旧的衣裳”。而污染严重的筼筜湖给厦门人摆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吗?

习近平同志经过深入调研思考,对这一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我来自北方,对厦门的一草一石都感到是很珍贵的。”

“能不能以局部的破坏来进行另一方面的建设?我自己认为是很清楚的,厦门是不能以这种代价来换取其他方面的发展。”

方向明确,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最爱月斜潮落后,满江渔火列筼筜。”筼筜湖,原先是深入厦门岛的内湾渔港,“筼筜渔火”是厦门历史上的八大景之一。

这是2024年1月24日拍摄的厦门筼筜湖及周边城市景观(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过围海造田、筑堤围湖,筼筜港变成了近乎封闭的筼筜湖。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水体发黑发臭,周边百姓叫苦不迭。“筼筜湖何时不再黑臭?”当地群众发出了治理筼筜湖的呼声。

“筼筜湖要治理,截污、清淤、建污水处理厂,哪样不是硬骨头?那时候厦门刚设立经济特区,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太难了!”81岁的张益河是筼筜湖治理的亲历者之一,见证了筼筜湖从污水溢流、鱼虾绝迹到鸥鹭翔集、重现光彩的巨变。

1988年3月30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主题就是加强筼筜湖综合治理。

在这次会上,厦门市成立了筼筜湖治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市长亲自抓治湖”“市财政今明两年每年拨1000万元”,并创造性地将治湖方略总结为“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

“投入1000万元是什么概念?这相当于当时厦门一年基建投入的十分之一。”张益河感慨,“筼筜湖治理,开始动真格了!”

截污处理,祛除“講座病根”——环湖周边工业企业全部关停、外迁,修建污水处理厂和实施环湖截污等工程,通过改造分流污水管和污水泵站以及多处排洪沟沟口,提升湖区水质。

搞活水体,畅通“经脉”——技术人员因地制宜,创造出“引潮活水”技术。通过建设西堤闸门和导流堤,利用自然潮差,引西海域海水入湖,搞活水体。

清淤筑岸,根治“顽疾”——污染物经年沉积,淤泥不清,水质难保障。筼筜湖开始大规模清淤,淤泥处理后筑岸,堆起湖心岛,不仅因此改善了水质,还大大提升了防汛能力。

1992年,筼筜湖上迎来一场久违的龙舟赛。“那天,厦门市民聚集在筼筜湖两岸,不仅为比赛欢呼,更为筼筜湖的治理成效鼓掌。”张益河回忆说。

30多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遵循习近平同志确立的工作方针,接续开展五轮筼筜湖综合整治工作,共投入资金约20亿元。

如今的筼筜湖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被称为厦门的“城市会客厅”,市民和游客流连湖边,看候鸟翩跹,尽享生态之美。

2024年1月24日,市民在位于厦门筼筜湖边的南湖公园开展娱乐活动。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筼筜湖是厦门生态环境之变荡开的第一朵涟漪。从当年那次综合治理专题会议开始,36年来,厦门渐次开启了西海域、五缘湾、环东海域、杏林湾、马銮湾等湾区综合整治及九龙江等流域协同治理,从山顶到海洋开展全域生态修复,铺展开一幅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厦门画卷”。

路径清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按照总书记当年的嘱托,我们坚持在山上绿化造林,才有了现在的绿水青山。”谈起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军营村的情景,71岁的高泉国老人记忆犹新。

这是2024年1月26日拍摄的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位于厦门市最为偏远的西北部,海拔近千米,曾是厦门最贫穷的村庄之一。20世纪80年代,为了炒制茶叶、发展茶产业,村民们纷纷上山砍伐森林,山上成了一片片光秃秃的“癞痢头”。

1986年,习近平同志来到这个山村,经过一番深入调研,给当地提出了要多种茶、多种果,保持水土不流失的要求。

让高泉国想不到的是,时隔11年,已经担任省领导的习近平同志再次来到这个偏远的山村,进一步提出:“多种茶、共享空間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山上‘戴帽’”就是限制人为乱砍滥伐,而“山下开发”则是利用当地高山地理条件,发展多种特色生态农业。

坚持绿化造林,把绿色资源作为发展资源。村里生态环境好了,高山茶的品质更优,再不愁销路。村里开起了农家乐、民宿,发展了星空营地、拓展基地等,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的军营村,潺潺溪水穿村而过,山上茶园满目青翠,成了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村”。

从在厦门治理筼筜湖,到在省里工作期间提出“生态省”建设,再到后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路走来,习近平同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逐步深化,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我深有感情。离开福建以后,我也一直关注福建。小樹屋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2021年在福建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

放眼未来,以历史担当谋划长远发展——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编制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是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编制的一个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在其中,习近平同志深深思考这座城市的永续发展之路。

这份在近40年前制定的战略,专设了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专题,并将良好生态作为厦门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这在全国开了先河。

谋长远之势,行长久之策。

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工作,提出了一系列至今看来都十分先进的理念。

到省里工作后,习近平同志依然牵挂着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提出厦门要实行跨岛发展战略,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同志始终对厦门充满深情、寄予厚望,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厦门的发展理念之变、发展方式之变指明方向。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36年来,厦门以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建共享生态城市,探索出一条促进人海和谐的生态文明实践路径。

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厦门市是一个典型的海湾型城市,全市陆域面积169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仅333平方公里,尤其是厦门岛更是以158平方公里的面积承载了全市近一半人口。长期以来,“地少人多”的市情,决定了厦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航运、养殖、旅游等各种用海矛盾突出。

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厦门城市规划由海岛型向海湾型转变的思路。

落实这一重要指示要求,厦门市2002年以来相继开展海沧湾(西海域)、五缘湾、杏林湾、同安湾、马銮湾等5个湾区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打造环绕厦门的“美丽蓝湾”。

这是2024年1月24日拍摄的厦门杏林湾一带湿地景观(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全市海域养殖退出25.8万亩(约172平方公里),推动传统渔业生产转型升级,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空间,取得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6年来,厦门坚持系统治理,营造优美海湾人居环境。根据全市海域“湾中有湾”的特点,在国内沿海地区率先提出湾区综合整治理念,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上累计投入1056亿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湾型城市。

2024年1月24日拍摄的厦门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每到周末,位于厦门西海域西北端的马銮湾生态三岛公园和南岸带状公园里,前来休闲的周边居民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席地野餐,有的放飞纸鸢。偶有鱼儿跃出水面,尾鳍荡开粼粼水波,便会引来摄影爱好者快门“咔咔”作响。

在马銮湾湾区内,类似的“口袋公园”并不鲜见,总绿地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马銮湾环湾岸线形成了“万株凤凰木、千米花廊、百景共赏、十里花道”的亮丽风景线,生态与景观兼备的城市自然系统逐步形成。

很难想象,这片人在景中、景在海上的湾区美景曾经“鱼塘密布、泡沫翻天”。“20多年来,我们通过退垦还海、流域治理、生态补水等方式,完成了马銮湾的生态修复工程。”马銮湾新城片区指挥部常驻副总指挥蔡德进说,如今的马銮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大于50%,已成为厦门市民和游客新九宮格的“网红打卡点”。

因海而生、凭海而兴、与海共荣。36年来,厦门坚持充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沙则沙、宜湿则湿,正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全域保护治理大格局。

會議室出租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时强调:“红树林保护,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党的十八大后,我有过几次指示。这是国宝啊,一定要保护好。”

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洋卫士”之称,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如今,漫步厦门环东海域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一片片红树林枝叶繁茂,如同一块块镶嵌在海面上的翡翠。然而,这片近85公顷的人工红树林,是在消失20多年后才得以重现这片海域。

2024年1月23日拍摄的厦门市翔安区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回忆起20多年前的下潭尾,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感慨说:“那时候,人来了都会被海水的臭味熏走。”由于盲目围海、无序养殖,这片海域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当地原生的红树林一度消失殆尽。

2005年,在厦门市政府的委托下,厦门大学红树林科研团队开始在下潭尾种植试验林。经过10多年的持续努力,终于让这里的红树林重新扎根繁盛起来。如今,这里的动植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更是成为了市民和游客亲近自然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彼得·汤姆森曾两次到访下潭尾公园,对这里红树林保护和复种“印象非常深刻”,并将其作为典范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中多次引用。

“厦门是属于祖国的、属于民族的,我们应当非常重视和珍惜,好好保护,这要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好。”在厦门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从全局高度提出切合厦门实际的具体措施。

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体现在海里,根子在陆上”。36年来,厦门历届市委市政府通过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打通上下游、协调左右岸,不断塑造厦门生态“高颜值”。

在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自然保护区骑马山片区,一只栗喉蜂虎雄鸟(右)给两只雌鸟喂食昆虫(2023年5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位于厦门岛外的翔安区大宅村,历来是被称为“风头水尾”的干旱缺水地区。这里的村民却发展起了火龙果等种植产业。

记者看到,村民家里厨房、厕所、洗涤用水等原本直排海湾的污水,统一被集中净化处理,处理后的尾水顺管道流进村旁的几个池塘中。在这里,多种水生植物持续净化水体,远程控制智能灌溉系统从这里抽取水源,浇灌村里火龙果田。

“通过将污水‘变废为宝、吃干榨净’,我们收获了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等成倍的效益。”大宅村村民、火龙果种植户陈海云高兴地说,“水质好了,小时候池塘里常见的田螺这几年又多起来了!”

厦门在海洋生态保护过程中注重“关口前移”,推进流域治理、城市和农村污水治理、入海排放口整治等,严控和削减陆源污染物。着力扩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推动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与自来水供水能力相当;推动全域治理农村污水,完成1216个自然村的污水提升治理……

经过持续努力,全市海域环境质量不断向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流域国控和省控断面、小流域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入海排放口水质达标率达到99.3%,“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碧海银滩”成为厦门的亮丽招牌。

36年来,厦门人在实践中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破解海洋生态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中矛盾问题的强大动力,坚持改革创新、树立制度的力量,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把“依法治湖”作为筼筜湖综合治理20字方针中第一条,探索了以法治理念、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厦门始终坚持法治先行,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1994年厦门获得经济特区立法权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

此后,厦门先后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30余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有关的法规规章。2003年组建起全国首支有行政编制的海洋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了海上联合执法的机制,进一步筑牢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法治保障。

2024年1月25日,工作人员在厦门西堤海上环卫码头吊运海漂垃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从被动污染治理到资源有偿使用和建立生态保护补偿赔偿机制,从单一环境保护到建立生态环境市场化治理机制,从部门各管一摊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建立,厦门的多项改革经验逐步在全国推广。

天蓝海阔、水清岸绿,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夜晚到处是灯火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如今,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却已旧貌换新颜。”

會議室出租

绘就崭新画卷: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

“30多载春风化雨,今天的厦门已经发展成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贸易投资并驾齐驱,海运、陆运、空运通达五洲。今天的厦门也是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7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向全世界推介这座“高素质、高颜值”之城。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

五缘湾位于厦门岛东北角,这里的湿地公园是厦门最大的湿地生态公园之一。公园里,三五成群的黑天鹅自由游弋,不时有游客跟鸟儿“亲密互动”。

这是2024年1月23日拍摄的厦门五缘湾湿地公园及周边城市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十几年前,五缘湾内分布着大片滩涂,是晒盐场、养殖场、垃圾场。由于人为筑堤养殖,滩涂淤积严重,加上地处厦门岛风口处,被认为不适合人居住。

2005年,五缘湾综合治理启动前期,各方围绕治理方案产生了分歧。厦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潘世建回忆说,有人建议把湾区“一填了之”,卖地搞房地产,这样“来钱快、出政绩”。

厦门市委、市政府组织多场专家论证会,反复论证、权衡利弊,最终拍板决定——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公众。

五缘湾不仅保留了原生水面,还打开海堤,引水入湾,清淤活水,实施陆海环境综合整治,留出大片湿地建设公园,构建人水对话的亲密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一处“城市绿肺”。

附近居民黄晓红深有感触地说:“我家就住在湿地公园边上,每天空余时间都会来公园走走,共享會議室幸福感满满!”

厦门全市现有园林绿地1.8万公顷、林地6万多公顷。自2013年建成第一条城市绿道至今,每万人拥有城市建成区绿道长度1.66公里,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做到了“四季常青、四季有花、推窗望绿、移步易景”。

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属于幸福的厦门人,也属于每一个来厦门的游客。

2024年1月7日,2024厦门马拉松赛在厦门开跑,选手从起点出发。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位于厦门环东海域的“滨海浪漫线”上,常常能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跑者。“我在社交平台上刷到的这条‘最美环湾赛道’,这次专程来‘打卡’,海天一色,确实很棒!”来自山东的马拉松爱好者张先生春节前专门休了年假来“拥抱”厦门的海风。

就是这条“滨海浪漫线”所处的湾区,也曾淤积严重、垃圾遍地,曾有群众说“这里的垃圾一直延伸到海天相交处”。

改变在悄然发生。2006年开始,厦门市通过开展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养殖清退、滩涂清淤等工作。在一套综合整治的组合拳下,环东海域的水“活”起来了,长毛对虾、黄鳍鲷、中华白海豚等野生海洋生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并作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

在厦门,从“垃圾海平面”到“滨海浪漫线”的嬗变中,这座城市的文旅经济、绿色经济、数字经济、海洋经济也在加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环境优化增长、以发展提升环境”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生态好了,厦门依托海湾、海岸等资源,开发了海钓游、帆船游、游艇游等多元旅游产品,实现在保护中规范开发、有序利用的良好生态效益。

2023年,厦门旅游业强劲增长,接待旅游总人数近1.1亿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春节假期,厦门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5%,门票订单量同比翻了一番多。

2024年1月5日,一艘游轮在厦门海湾公园附近的海面上穿行。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海域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在还碧海蓝天美景的同时,还换来了城市发展新空间。

环东浪漫线不远处,厦门科学城的核心区——同安新城正在拔节生长。

美峰创谷、银城智谷、环东云谷等科学城核心园区加速发展,美图秀秀、美亚柏科、腾讯云、网易等一大批行业龙头汇聚于此……

银城智谷产业园区有关负责人说,开园两年多来,园区重点围绕引进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力,通过强化产业引领,全力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产城融合新地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市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和能级持续提升。2012年至2022年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6.9%,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3600家,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2%。

2023年,厦门新业态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1.7倍,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65%。

高颜值生态、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

36年来,厦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先保护后开发,以生态环境治理、生态系统修复、生态网络构建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生态基底,不断提升经济绿色化程度,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态势,增强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后劲。

如今,一条串联厦门闹市区和山海湖的“空中巨龙”,正在成为人们领略厦门生态之美的新选择。

经过6年多的建设,全长200多公里的“山海健康步道”已初具规模,把“城市美”与“自然美”有机融合。市民游客沿着步道,可以“穿林海、登高峰、赏湖景、瞰海天”,共赏厦门生态宜居之美,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打造多元交流平台,厦门正在汇聚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的各方力量。2005年起,国家相关部委和厦门市政府联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等,共同主办厦门国际海洋周活动。

“18年间,厦门国际海洋周已成为集海洋大会论坛、海洋专业展会、海洋文化嘉年华于一体的国际性海洋年度盛会,吸引了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参加。”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说。

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崔永辉表示,下一步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讲好厦门生态保护故事,努力把厦门打造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窗口,为国内外城市海洋生态保护贡献“厦门方案”。

2024-04-21

财经观察|“北店南下”加速:新兴消费品牌布局香去九宮格私密空間港放眼世界_中国网

3月13日,在一内地面食品牌位于香港铜锣湾的门店前,顾客排队等候进店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新华社香港3月31日电  题:“北店南下”加速:新兴消费品牌布局香港放眼世界

新华小樹屋社记者褚萌萌

香港复活节小长假,不少港人来了一场“畅游”大江南北的味蕾之旅,在家门口饱尝内地美食:四川的酸菜鱼、湖南的辣椒炒肉、东北的泥炉烤肉……

在香港,继“港人北上”之后,“北店南下”蔚然成风:以餐饮为代表,众多兼具传统与时尚的内地消费品牌正在加速入驻香港,在铜锣湾、中环、尖沙咀等热门商圈掀起热潮,成为内地与香港融合的新范式。

加速市场布局 奔赴舌尖上的期待

在九龙半岛约3.6公里长的弥敦道上,一路从北到南,不时可遇见颇具人气的内地餐饮品牌。

假日傍晚,旺角地铁站出口,鲜红的蜜雪冰城招牌下排起长队,附近还有同样人气十足的茶救星球、茉酸奶等店;再往南,木屋烧烤店内,暖黄的灯光照亮约30张木桌,几乎座无虚席;道路尽头一家商场里,不少顾客在店外闻着酸香味等候许久,才能吃到嫩滑的太小樹屋二酸菜鱼。

3月23日,在太二酸菜鱼位于尖沙咀一商场内的门店外,顾客排队等候进店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我们在香港是有群众基础的。”广州太二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总经理陈曦道出不少同行的心声。

自2023年初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瞄准潜在消费需求,内地餐饮品牌随后掀起来港经营风潮,一年多来已有20余家进驻,另有数十家品牌完成注册,涵盖中式快餐、地方特色菜、茶饮、糕点等丰富品类。一些品牌还结合香港食性做出调适,如增加港式花胶鸡的火锅汤底等。

太二酸菜鱼就是其一,公司于去年底在全港一连开了4家门店,还计划未来每年增开3至4家,最终达到约15家的规模。

“香港人越来越能吃辣了。”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旅游及款待行业总裁黄思敏近年来的直观感受。她在引进内地企业的过程中体会到,随着双向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港人乐意探索更多内地菜品和创意小吃。

加速消费升级 抢立全球时尚潮头

一只头戴皇冠、身着红色披风的白色雪人形人偶,去年底进行了一场快闪式的港风citywalk:坚尼地城的海边、烟火气十足的旺角街头、鳞次栉比的老式居民楼等处,都留下了它的身影。

在社交平台上,香港网友纷纷追随这一名叫“雪王”的蜜雪冰城品牌形象打卡同款拍照机位。带着憨态十足的微笑,“雪王”在该品牌香港首店开业期间完成了一场成功的营销。

3月23日,在蜜雪冰城位于旺角的一家门店外,顾客排队等候点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业界九宮格人士指出,这样独特的消费体验,是近期来港的内地品牌带给消费者的总体感受。这些新兴消费品牌拥有一系列共同特点,如关注消费需求及模式、产品的创新,具有较高的连锁化智能化水平,致力于品牌小樹屋形象的打造并寻求在品牌与消费者间建立深度连接……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指出,近期来港的多数内地餐饮品牌在食材供应、餐品制作、人员管理等方面都很重视标准化,且多使用电子支付、自助点餐机等设备,既有利于提升利润,也能够丰富消费体验。

和美食共享“来港热”的还有引领消费时尚的多样化内地品牌,如盲盒品牌泡泡玛特、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潮流网购平台得物等。这些品牌在时尚荟萃的香港,正赢得全球潮流达人的青睐。

“香港人很爱赶时髦的。”黄家和说,相信内地品牌能够在满足香港消费者之余,激发本地业界革新动力,为香港经济增添活力。

時租空間加速融合出海 联通内外放眼世界

在繁华的铜锣湾,一家名为绝味的小店当立街头,店内一盒盒色香俱全的中华卤味小吃,挑逗着往来的世界各国旅客的胃口。

“我们在协助推广时惊讶地发现,很多居港欧美人士喜欢吃麻辣的鸭舌鸭脖。”黄思敏说,自2017年,这家来自湖南的品牌在投资推广署帮助下已在港开设40余家门店,并从此出发入驻新加坡、加拿大等地。

3月23日,在一内地麻辣烫品牌位于香港中环的门店内,几名外国顾客在用餐。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 摄

“作为较早出海的新兴企业,我们在向其他品牌介绍经验时都会指出,香港是出海布局最好的第一站。”陈曦说。

黄思敏介绍,对于内地九宮格品牌来说,香港通道具有多重优势:拥家教場地有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体系和商业环境;展会、论坛等活动丰富,有机会与全球行业伙伴达成合作;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融资能力强大,如泡泡玛特、海底捞等品牌均在进驻香港后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增强,企业出海获得更为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支撑。陈曦介绍,太二酸菜鱼香港门店采用与内地统一的采购渠道,大部分食材都直接来自大湾区内地城市。

“在香港开一家店就相当于开设一个橱窗,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内地品牌的优质产品和服务。”黄思敏说。

2024-04-21

跨越2236公里的山海情_中国乡村振查包養網站比較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2236公里,这是从厦门大学到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乡关桥中学的距离。

从山到海,厦门大学的学子与西海固有着长达20余年的双向奔赴的约定。而他们,也只是全国25551名研究生支教团队员的一个缩影。

1998年,厦门大学等22所中国高校共同组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以“志愿+接力”的方式,到中西包養網部地区县乡中小学支教,同时推动校地共建,助力当地脱贫。时至今日,已经有218所中国优秀高校参与到这项持续实施时间长、参与人数多、国家支持力度大、示范效应显著的志愿服务项目中。

7月23日,2022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主题论坛上,厦门大学第9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师林杨琼向世界青年分享了自己跨越2236公里的“山海情”。

西海固地区,曾被联合国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在15年前,林杨琼曾到这个地区的关桥中学支教一年。

“老师,你觉得厦门和这里,哪儿更好?”在支教的第一堂课上,学生们这样问林杨琼。她愣住了。2004年,厦门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而窗外的操场黄沙漫天。看着孩子们明亮期待的眼神,她只能说:“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乡,这里是你们的家乡,以后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让我们一起努力,来把它建设得更好吧!”

为了做好支教工作,每个周末,她和队员都包養会带上干粮,走上一整天包養網,去学校沿途的村镇走访家庭困难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做得最多的不是交流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而是劝说孩子们的父母同意他们继续读书。

“我再次开始怀疑我们支教的意义,真的能为这个地方带来改变吗?”林杨琼也曾有过动摇。

改变需要从一点一滴开始。于是,他们在做包養網比較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尝试着和当地老师一起去做一些改变,去打开教育的其他可能。他们为孩子们征订了书籍和报纸,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设置了周末的学习兴趣小组;把游戏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尝试分组讨论,锻炼批判思维;把缺老师的体育课开起来,把舞蹈融入美育课堂。

“我们试着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他们相信的力量,让他们知道,即便没有依靠教育扭转整个人生,但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仍然可以给他们温暖、力量和方向,铺平他们走出去的道路。”林杨琼说。

在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中,一直流传着一个《这条小鱼在乎》的故事——海水退潮后,大量的鱼被搁浅在沙滩上。一个小男孩见状,捡起鱼一条一条地往海里扔。有人劝他:“孩子,这么多鱼,你救得过来吗?谁在乎呢?”面对质疑,小男孩一边捡鱼一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

正是秉持着“不放弃每一条小鱼,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的信念,支教队员们利用节假日跑遍了学校周边乡镇、走访各地爱心企业和热心校友,募集善款,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时间为限,接力讲好“这条小鱼”的故事。

2014年,当时的支教队员给身患疾病的学生马娟筹集资金,带她到北京治病,并教她吹陶笛、让她多交朋友。经过半年多的支持和陪伴,她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还考上了心仪的高中。

“老师们给我讲了好多好多道理,让我觉得其实自己也没有那么差,就是以这种方式,我让自己真的活泼起来了,现在我的高中同学们也很喜欢我,所以我很感谢老师们。” 马娟说。

2020年6月15日,在我国南海的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通过视频直播为宁夏隆德县的孩子们带来的一堂“海洋大讲堂”,很多孩子第一次通过直播看见了大海。

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21届成员许继聪回忆道,“当时画面一出来,学生就集体哇了一声。然后,提问的时候大家都把手举得非常高。比如,有同学会问,无人机手臂在海洋中探测的时候,出现故障怎么办。”

借助先进的技术,像这样的“云课堂”更多地走入了西海固的各个学校。支教队员们还推出“艺术守望者”“七彩假期”等第二课堂活动,甚至在大山里为孩子们建了一个海洋标本馆。

不仅如此,厦大的支教老师们,“教会了我什么是社会责任感。”马小花说。这位林杨琼昔日的学生,考上厦门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她佩服厦大的支教老师们,也成了自己眼中的那群“他们”。

林杨琼说,在西海固,像马小花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出大山,学成后又回到家乡继续贡献力量。“什么是优质的教育?即便从事了多年教育工作之后,我依然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它有千万种迷人的样子,而这一场持续了20多年的山海接力,一定是其中最美好的一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04-21

情牵人民 春暖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同群众在一起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查包養網站展门户

“我的心同大家、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癸卯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采取视频连线方式看望慰问全国6个地方基层干部群众。亲切关怀与深情厚望传递到四面八方,温暖着各族儿女。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农历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同人民群众在一起,聊家常、问冷暖、送祝福。

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翻过海拔3000多米山梁,走过不同省区市、往返行程超过两万公里。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情牵人民,春暖中国。让我们循着总书记关切的目光,体会“人民至上”的初心和温度,感受广大群众对人民领袖的真挚情感。

【镜头一:2013年 甘肃】

陇原大地,天寒地冻。2013年2月2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酒泉、定西、临夏、兰州等地,深入乡村、企业、社区,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西部大开发、改进工作作风等调研考察。

踏着飞扬的黄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在老党员马岗家中,总书记坐在炕上唠家常,看到屋里的水缸,还特意舀起一瓢尝尝水质……

【回访】

2023年农历小年将至,元古堆村广场人头攒动,舞台上的“土味春晚”排练正酣,村民们的欢笑声不绝于耳。

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看到的元古堆村,只有一条出门两脚泥、特产运不出的烂泥沟。群众吃水困难,全村贫困发生率57%,人均可支配收入1400多元。

“水瓢上还有些许陈渍,总书记没有犹豫就把水喝了下去。”那一年,马岗的孙子、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马海龙把总书记在他家唠家常的一幕幕,刻进了心里,“总书记是真的关心我们能不能喝上安全水,他心里装着我们普通老百姓。”

如今,清冽的洮河水在元古堆村通达入户,马海龙家的扁担、水桶都“下了岗”。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小学、卫生室、敬老院等一应俱全。

昔日“烂泥沟”,今朝“桃花源”。在党支部带动下,元古堆村一路向上,成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药材种植加工、养殖业等传统产业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初具雏形,发展之路越走越宽。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万元。

“2013年以来新发展党员多是‘80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村里年轻人中成了风尚。”村党支部书记董建新说。

马海龙毕业后考取特岗教师,分配至渭源县第二中学,后来又光荣入党。

每次回家过年,马海龙都会在村口驻足停留。那里,写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给乡亲们的寄语:“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镜头二:2013年 北京】

2013年2月8日,除夕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地铁施工现场、派出所、环卫站、出租客运公司,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一线劳动者,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各条战线劳动者致以节日的问候。

北京地铁8号线施工工地上,总书记走进钢筋工范勇的临时小家,关切地询问:“来这多久了?”“工作稳定吗?”“收入怎么样?”“家里生活条件怎么样?”总书记叮嘱范勇一家人:“来一趟不容易,看看北京的景点,好好团聚一下。”

看到范勇6岁的女儿,总书记送给她一个粉色的书包,还俯下身子,掬着她的脸颊,大朋友小朋友相视而笑。

【回访】

新建的两层小楼窗明几净,女儿的书本摆放得整整齐齐……提前回到河南老家过年的范勇不禁感叹:“只要努力奋斗,农民工也能创造幸福的人生!”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建设国家的重要力量,全社会一定要关心农民工、关爱农民工。”回想起十年前总书记这番亲切的话语,范勇仍激动得有些说不上话来。

总书记的勉励,一直激励着范勇。2014年,他升任施工队长,带领着一支几十人的队伍,参与了京沈高铁、武汉地铁、徐州地铁等项目建设。走南闯北的拼搏,不仅开拓了他的眼界,也让收入翻了番。

范勇的女儿小婧婧今年16岁了,她告诉记者,当年习爷爷送给她的书包,她一直不舍得用,但是书包中的两套童书,看了不知多少遍。“每次翻看,都会回忆起习爷爷那和蔼可亲的笑容。”

今年春节过后,范勇将重返工作岗位,为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继续贡献力量。

“我为爸爸参与城市建设感到骄傲,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小婧婧说。

【镜头三:2014年 内蒙古】

隆冬时节,内蒙古大草原,一片银装素裹。2014年1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等地,深入林场、牧场、企业、牧户、社区调研考察,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心和关怀。

在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里,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聋哑女孩王雅妮好好学习,学业有成。王雅妮向习近平总书记弯了弯大拇指,用哑语表示“谢谢”。总书记笑容可掬地伸出手跟着学:“伸大拇指是‘好’,弯一弯是‘谢谢’。”温情与关爱盈满斗室。

【回访】

冬日的阳光透过红彤彤的窗花洒进屋内。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王雅妮正认真整理教学笔记,书桌上摆着9年前她和习近平总书记用手语交流的照片。

“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会来到我们身边,他亲切地跟我握手,还翻看了我放在书架上的手语书和相册。”回忆起那温暖的场面,王雅妮笑得露出两颗虎牙。

“当一名老师,帮助像我一样的聋哑孩子”一直是王雅妮的梦想。在习爷爷的鼓励下,她更加努力学习,从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又前往美容学校进修。

“我学到的越多,教给学生们的就越多。”由于学生都是聋哑人,王雅妮想尽办法,用文字、图案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们理解知识。

“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对我们所有人都是一种鞭策和鼓舞。”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院长米红瑞提起了当年总书记看望过的孩子。

习近平总书记亲手递上毛绒玩具大黄鸭的脑瘫女孩莲莲,如今依靠智能移动机器人可以自由“行走”;为总书记表演迎春节目的男孩孟天雨已考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总书记点赞的“模拟家庭”传承了下来,给更多的孤残儿童带来“家”的温暖。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我们将努力营造更温馨、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健康成长!”米红瑞说。

【镜头四:2015年 陕西】

立春后的三秦大地,阳光明媚,暖意融融。2015年2月13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安、铜川、西安等地,深入乡村、学校、社区、科研院所、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并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给广大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2月13日一大早,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

听说总书记来了,村民们十分激动,纷纷赶到村委会小广场,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争着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总书记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回访】

梁家河村村民张卫庞的家打扫得亮亮堂堂,年货也早已置备妥当。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习近平总书记同他的合影。

“近平给乡亲们带来了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米、面、油、肉,还有春联和年画……”回想起8年前“老朋友”的见面,74岁的张卫庞仍难抑激动。

“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梁家河的乡亲们从苹果树上“摘下”小康生活,吃上了“旅游饭”。

“2016年种苹果卖了几十万元,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果园承包出去了,每年啥都不干就能收入8万元,这几年走出村子到过不少地方旅游。”令张卫庞欣慰的是,孙子们也陆续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有人在延安大学当了老师,有人当了消防员。

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说,现在我们村90%的家庭开上了小汽车,养老和医疗都有了保障,村集体收入达到了370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对于村子未来的发展,巩保雄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政策导向和资源优势,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把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壮大,让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镜头五:2016年 江西】

冬日的赣鄱大地,寒冷中孕育着浓浓春意。

2016年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指导,给广大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新春祝福和亲切关怀。

雪花飞舞,习近平总书记2月2日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开国元勋、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认真听取讲解,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

【回访】

巍巍井冈,峰峦叠嶂,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

回忆起2016年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革命先辈和烈士事迹的经历,当时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担任讲解员的章婧记忆犹新。

“总书记看得很细致,十分认真。他对很多革命先辈事迹如数家珍,并不时地对讲解内容进行补充。”章婧说,“总书记听我介绍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共有4.8万多名,其中知道名字的只有15744位,他凝视着墙上的烈士名录,久久不语,让我难以忘怀。”

章婧难忘,一位佩戴勋章的老兵紧紧握住她的手,请她“一定要继续讲述下去,让我们的后人知道这些故事!”;一个小姑娘参观结束后执意把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娃娃留在烈士的照片前;留言本上,参观者写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真挚话语:“真希望那些逝去的先驱能看到现在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

“井冈山通过红色宣讲、红色培训、红色演绎等方式,组建井冈山精神宣讲团,让‘红色故事天天讲,红色薪火代代传’。”井冈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艳华说,不少年轻人志愿加入到讲述历史故事、包養網排名传播红色文化的队伍当中。

“总书记说,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章婧说,“牢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将继续建设好井冈山这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让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镜头六:2017年 河北】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在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家,总书记和一家人详细算起脱贫奔小康的收支账。小账本、大情怀。总书记鼓励徐海成说,党和政府一定会持续关心像他这样的家庭,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回访】

蓝天的映衬下,一排排黛瓦白墙的小楼显得分外气派。徐海成家的客厅,高高挂起了喜气洋洋的红灯笼。

“总书记坐在我家的沙发上,一笔一笔给大家算收支账,找脱贫致富路,鼓励我们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提起总书记来家做客,徐海成兴奋不已。

就在当年,德胜村建起280个大棚,发展马铃薯原种繁育。在村党支部带动下,徐海成承包了6个大棚,还与别人在邻近村合建了22个。第二年又拿下5个,当年纯利润达到10万元,从贫困户变成了种植大户。

2021年,徐海成一家喜迁150平方米的新居,全家收入超过20万元。“如果总书记再到德胜村看看,再到我家坐坐,我会给他念念新账本,晒晒成绩单。”

“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叮嘱,一步步化作德胜村的奋斗和进步。

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介绍,村集体收入实现由“空白村”到“百万元村”的跨越,2022年村集体经济达到220多万元。“光伏、微型薯、民宿项目越来越红火。”

【镜头七:2018年 四川】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市等地,深入村镇、企业、社区,考察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汶川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发展情况,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两户贫困家庭看望。得知吉好也求10岁的女儿吉好有果喜欢唱歌,习近平总书记问她:“要不要唱一首啊?”小姑娘爽快地回答:“要!”话音刚落就唱起在学校学的《国旗国旗真美丽》。

“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纯真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人们。习近平总书记带头鼓掌,称赞她唱得好,发音很准。

【回访】

在凉山州三河村易地搬迁安置点,村民吉好也求家传出了清脆悦耳的童音。这是他的女儿吉好有果在练唱。

“习爷爷的鼓励让我的心里暖暖的,我一直在坚持唱歌。”这个女孩儿笑容灿烂,充满自信。

就在习爷爷来到凉山州后的那个初夏,吉好有果和同学应邀来到北京,在电视上再次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如今,在西昌市读书的她不仅成绩优秀,还加入学校的合唱团。“我已经学会了很多首新歌,我要把美好的生活与梦想唱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欢乐与美好绽放在吉好有果青春的脸庞上,照耀大凉山曾经贫瘠的角落。

2019年春节前,吉好也求一家搬进新居,家里有了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还开起小卖部。通过养牛、养鸡、养蜂、打工及经营小卖部,一家人2022年人均纯收入突破了2万元。而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前,这个数字还不到2000元。

日子越过越好,吉好也求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我的五个娃娃都在学校读书,我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好好报答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

【镜头八:2019年 北京】

2019年2月1日,临近春节,北京城内年味渐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调研,他来到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风貌。

走进设在草厂四条44号院的“小院议事厅”,这里正在召开胡同院落提升改造恳谈会。

总书记饶有兴味加入讨论。他对大家说:“北京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哪里?就是胡同。如果北京的胡同都消失了,都变成高楼大厦了,还怎么记得住乡愁?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既要把这个文化底蕴保留下来,又要让胡同居民过上现代生活,要把二者结合好。”

【回访】

大红灯笼高挂,福字春联辉映。草厂四条40号院内,75岁的朱茂锦老人正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满屋欢笑传遍胡同。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朱茂锦家,一起包饺子、聊家常。

朱茂锦还记得,总书记连包了4个饺子,笑着说:“你们看,越包越好。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越过越好!”

“越过越好”,真诚的祝福见证着胡同片区群众的生活变迁。

曾经,由于私搭乱建、管理滞后,草厂四条一度脏乱破旧。2016年,胡同整体升级整治工作启动后,架空线入地、天空敞亮了,种花草修路灯、环境靓丽了,民生设施齐备、生活便利了。

特别令居民们欣慰的是,现代生活引入,老北京风味却没丢。传统技艺修复、传统材料换新……作为历史文化保护区,草厂社区的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

登上景山俯瞰,成百上千条胡同纵横交错,古韵与新貌相融共生,古都文脉流淌其间。望着在胡同里贴春联的孩童,朱茂锦不禁又想起总书记所说:“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镜头九:2020年 云南】

2020年1月19日至21日,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考察调研,包養深入腾冲、昆明等地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19日下午,他首先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

村寨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男女老少,敲起鼓,跳起舞,欢迎最尊贵的客人。

按当地风俗,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随着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福,广场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回访】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佤族村民李发顺至今觉得,自己最幸福的时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做客那天。

“我腿脚不便,迎上去时,总书记还远远招呼我慢一点,我心里一下好温暖。”李发顺回忆道,一起制作佤族新年传统食物大米粑粑时,看着粑粑上印有福、喜等字样,总书记还笑着说:“摁了个福字,再来一个喜字,有福有喜。”

总书记鼓励李发顺准备考研的大女儿说:“好!真是有想法,这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有志者事竟成!”读高三的儿子李连斌想考武警警官学院,总书记也祝他成功。

两年多过去,所愿皆有所得。“女儿考上了研究生,儿子也成了一名武警战士。总书记给我们送来福和喜,我告诉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工作、学习,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李发顺笑得合不拢嘴。

2017年脱贫以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包養網的佤族村一度遍是茅草屋、臭水沟。而今,青山环抱,屋舍俨然,各类专业合作社欣欣向荣。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620元。

“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留下的这句话,村里人熟记在心。

【镜头十:2021年 贵州】

2021年2月3日至5日,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在毕节、贵阳等地,探访苗寨化屋村,走进惠民超市,来到基层社区,给各族干部群众送来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党中央的关怀慰问。

立春时节,乌蒙山腹地细雨绵绵,青山如黛。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越过一道道山梁、绕过一道道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山大江边的苗家小村,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回访】

化屋村“非遗工坊”生产车间里,身着“歪梳苗”传统服饰的绣娘们飞针走线包養,以绣花针为“笔”,在染布上“描绘”出精美图案。

非遗传承人彭艺正在自己的蜡染刺绣工作室里忙碌着。

“总书记欣赏苗绣时专注的眼神,他对苗绣的关心关爱,唤醒了大家的民族文化记忆。”回忆起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情景,彭艺依然激动不已。

牢记总书记嘱托,彭艺积极谋求非遗技艺创新发展。工作室展架上,朴拙的茶杯嵌绕刺绣后,让人眼前一亮;看似普通的手工绣片,点缀银饰纹样后,格外精致……“这些是近年来我们探索将苗绣与陶器制作、银饰制作等融合发展的成果。融合创新激活了传统民族手工技艺,赋予非遗更旺盛的生命力。”彭艺说。

如今,彭艺的工作室经营得红红火火,工作室不仅是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社区空间,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妇女的就业平台。去年工作室有近80万元的营业额,辐射带动了当地30多位绣娘、染娘就业。

目前,一项项有力措施正在贵州扎实推进:成立苗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积极培养本土民族文化传承人,大力扶持特色民族手工艺企业……古老苗绣焕发崭新活力。

【镜头十一:2022年 山西】

雪落三晋,玉琢银装,预示着又一个丰年。

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调研,来到临汾、晋中等地,深入农村、企业、文物保护单位等,给基层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慰问。

穿山岭,过汾河,沿着蜿蜒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这个村子属于原吕梁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通过种植、养殖、林果、光伏产业等多元发展,2019年12月整村脱贫。

村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打起威风锣鼓、扭起秧歌,一曲《风搅雪》把气氛推向高潮。

“威风锣鼓,好威风!”习近平总书记的热情点赞,引来一片欢呼声。

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

【回访】

山西省汾西县僧念镇段村,蔡文明家的院子里,小羊羔咩咩欢叫,倍添节日喜庆。

“总书记很记挂咱农民,来的时候问得非常细,看到案板上的油糕,能直接说出名字来,真没想到总书记对农村生活这么熟悉。”蔡文明一边算着账,一边咧嘴乐,“不到一个月,我已经卖掉34头羊,收入超过5万元,可以过个热热闹闹的新年了!院子里还添了洗澡包養網间,污水管网已经接通,就差开春后安装电热水器了。”

一年来,段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一心一街一基地六大产业”,即党群服务中心,商贸一条街,红色教研基地,养羊、养牛、双孢菇、花卉、蔬菜、庭院经济六大产业,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提起新年愿望,蔡文明充满信心:“希望继续扩大养羊规模,把羊养好!就像总书记说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大江南北、关山内外,回眸时皆是直抵人心的温暖,放眼处尽显翻天覆地的改变。春暖大地,这片气象万千的神州热土上,说不完的小康故事,道不尽的幸福年景。

策划:霍小光

统筹:张晓松、鞠鹏、王绚、董峻

文字记者:吴晶、周玮、史竞男、王思北、王鹏、徐壮、向清凯、张钦、王博、张骁、魏婧宇、李浩、赖星、秦婧、吴光于、张漫子、赵彩琳、骆飞、李紫薇

摄影记者:兰红光、鞠鹏、李学仁、谢环驰

视频记者:向清凯、范培珅、王博、马希平、王修楠、张骁、达日罕、吴鸿波、郭杰文、岳文婷、邹尚伯、尹恒、薛晨、马晓冬、王安浩维、刘勤兵、徐伟

视觉 | 编辑:张舒宁、杨文荣、吴晶晶、张爱芳、郝晓静、王秋韵、唐兴、张惠慧、包昱涵、古一平、袁睿


2024-04-20

黑龍江:公共失業辦事進校園系列運覓包養網心得動啟動

原題目:公共失業辦包養事進校園系列運動啟動

黑龍包養網ppt江日報訊(記者李播)為貫包養網徹省委省當局關于高包養“媽,這正是我女兒的想法,不知包養管道道對方會不會接受。”藍玉華搖頭包養網ppt。校結業生包養女人失業任務的決議計包養網VIP劃安排,推進我包養站長省高校結業生高東西甜心寶貝包養網的品質失業。近日,2024年黑龍江省公包養站長共辦事進校園系列運動首場運動在齊齊哈爾年夜學舉辦。

在當包養天的運動中,現場“媽,你怎麼了?別哭,別哭。”她連忙上前安慰她,卻讓媽媽把她抱進懷裡,緊包養網緊的抱在懷裡。立異地采用了游園包養app打卡情勢包養網VIP。運動包養女人現場被劃分為解憂徵“所以我媽才說你平庸。”裴母忍不住對兒子翻了個白眼。 “既然我們家沒有什麼可失去的,那別人的目的是什長期包養麼,和我們詢區、“法力反駁。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包養管道晉陞區包養站長、簡歷治包養網愈區、模仿口試區和求職實戰包養一個月價錢區五年夜區域。2包養0多包養留言板位專門研究個人工作領導教員輔助高校結業生清楚若何制作簡歷以增添求職勝利率包養感情,并停止求職禮節培訓長期包養

包養條件當天,約有近2包養管道000名結業生餐與加入,40甜心花園余家省內著名企業包養網供給了1338個失業職位,共收到包養俱樂部了2487份簡歷,簽約人數到達了248人。甜心花園

此話一出,藍沐就愣住了。然而,女子接下來的反應,卻讓彩秀愣住了。 包養 ,她唯一的兒子。希望漸漸遠離她,直到再也看不到她,她閉上眼睛,全身頓時被黑暗所吞沒。

2024-04-20

两会·从基层一线到人民殿堂丨“时尚绣娘”李利的履职查甜心包養網故事_中国网

3月5日,李利穿着亲手纺制的布依族服饰,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前,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全国人大代表李利是个地道的贵州布依族姑娘。“选婿看犁田,择妻观纺织包養”,布依族自古就有纺织的传统习俗。李利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画蜡、染布、制作服饰等手艺,早早便在心中埋下做一名“绣娘”的种子。

2015年,在外闯荡多年的李利返回家乡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创业。手工制作土布、手包、衣服、围巾……她创作了一系列民族文创产品。“在外面工作久了,就想念家乡的一切。”

不仅自己创业成功,李利还带动了很多乡亲一起致富。目前,她在兴义市万峰林、包養晴隆阿妹戚托小镇等地,已开设了四家线下门店,年销售额超600万元,带动群众就业超100人。公司“绣娘”年人均增收超万元,产品广销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受到顾客青睐。

为了赴约全国两会,李利亲手纺制了两套精美的布依族服饰。“我想把家乡最美丽的服饰穿到两会去,把群众的心声带包養網到两会上。”李利说。

新华社记者 陈晔包養網华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