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安徽灵璧县:秸秆里“长去九宮格見證”出产业 菌菇中“种”出幸福_中国网

高大气派的“蘑菇工厂”、环保高效的基料发酵隧道……走进安徽省灵璧县杨疃镇,如同置身“蘑菇王国”。春节期间,不少回乡过年的老乡决定不走了,留在家门口这个超级现代的工厂里打工。

秸秆原本是农业废弃物,却被转化为优质农业资源,既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问题,又打造出亿元产值的食用菌特色小镇。这究竟是怎么转变的呢?杨疃镇是传统粮食主产区和畜禽养殖大镇,每年产生12万吨秸秆和5万多吨畜禽粪便,给人居环境改善带来巨大困扰。2018年起,该镇转变秸秆禁烧和环境整治思路,把食用菌作为特色主导产业进行培育,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创造性地走出植物、动物和菌物“三物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短短数年间,形成了年产值近1.8亿元的规模产业,成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设计产能全国第三的双孢菇生产基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聚會

招商引资打造“蘑菇工厂”

“这个富民产业是倒逼出来的。”杨疃镇党委书记孙建讲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2016年前后,该镇秸秆禁烧形势严峻,经多次调研论证,该镇訪談党委决定发展食用菌种植,以消化巨量的农作物秸秆。然而,传统的大棚种植方式不仅费力费时,还会带来家教新的环境污染。为此,镇干部瞄准拥有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双孢菇种植龙头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打造了封闭式设施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的“蘑菇工厂”,并规划建设了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

在恒温恒湿的智能温控菌菇车间内,工人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乘坐自动升降机工作。一篮篮刚采下的双孢菇,被打上可追溯二维码。这个“蘑菇工厂”实现全年全天候错峰生产,日产双孢菇约60吨,日均产能九宮格居全国第三位。“我们采用荷兰种植技术,实时精确控制菇房内的温度、湿度、风速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效减少了双孢菇种植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该企业负责人石亚煜说。

紧挨着“蘑菇工厂”的是“基料工厂”,它采用目前先进的三次隧道式发酵技术,实现优质基料绿色生产,年产专业化基料8万吨,产能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目前,“基料工厂”每年可消化5万吨秸秆、4万吨畜禽粪便,生产出的基料以优惠价格卖给周边种植户,每吨低于市场价80元。种植户还可以使用“以草换料”(用秸秆换基料)的实物交换形式,一吨秸秆可以换0.36吨基料。不仅如此,工厂还经常派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现在全镇种植户再也不用自制基料了。

集散基地创出“国字号”品牌

“在咱镇,就没有不好卖的菌菇。今天采的菇,明天就能上沪苏浙消费者的餐桌。”作为皖北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基地,杨疃镇的种植户话语中充满底气。2019年,该镇采用“政企共建”模式,建设了占地近百亩的食用菌冷链物流基地。这里区位交通优势十分突出,每天外销菌菇数十吨。

随着该基地声名远播,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食用菌批发商纷纷来杨疃镇采购。为抢到第一手货源,30多位大客户常年住在镇里。“这里菌菇产量大、品质好,优质鲜菇在浙江、上海可以卖到每公斤20多元。”来自温州的批发商严华朋说,他手上订单很多,每天发货不断。

为确保货源,严华朋等长三角客商在镇政府的协调下,与全镇17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收购合同,对于俗称“通货”的普通菌菇,按照高于市场价的保底价收购,并且货到付款。对于优质鲜菇,客商则竞价收购、价高者得。

为进一步扩大食用菌产业知名度,灵璧县以杨疃镇为示范基地,积极对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培育壮大营销人才队伍。针对遴选的主推品种,开展产品认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积极开展创意设计与品牌策划,加快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去年,“灵璧双孢菇”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实现全县“国字号”品牌创建零的突破。

传统小镇有了“国际范儿”

一个曾固守传统农业的普通皖北乡镇,却时常有外国专家来“串门”。近年来,全球著名的菌种公司——美国施尔丰公司技术总监维得马应邀来镇里3次,每次都要待上一天,并走进菇棚“传经送宝”。结合当地实际,该公司制作了一套中英文对照的《蘑菇病虫害防治手册》交给了镇里,手册图文并茂,列出了数十种食用菌病虫害的名称、特征以及防治方法,成为该镇指分享导全镇食用菌种植户防治病虫害的“宝典”。

杨疃镇坚持开放发展,秉持“卖全国、销全球”的销售理念,将食用菌远销加拿大、巴西、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由此也倒逼该镇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通过龙头企业見證引荐,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镇里指导,助力食用菌产业上台阶。

“食用菌产业要想不断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必须发挥好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有国际视野的乡土人才。”孙建说。

该镇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安徽农科院等高校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订单式开展人才培训和孵化,培养本土“菌专家”。同时,在食用菌种植户中摸排有技术特长的青年,纳入镇食用菌“土专家”人才库,选派到江苏等地考察学习,提升技术水平。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设立“食用菌产业学院”,也为“土专家”提供了进修学习的机会。

食用菌产业小樹屋带动就业致富

白白胖胖的双孢菇长在菇床上,如同铺上一层白雪,采菇工人手法娴熟,飞快地采摘。杨疃镇食用菌产业示范区管理员张东升告诉记者,工人手快的每月能挣上万元,手慢的每月也能挣七八千元,并且每年还有几次农忙假。

该示范区设有上料工、采菇工等十多个工种,吸纳了当地留守人员和弱劳力160多人,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园区通过资金支持和技术扶持,带领2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由此带动周边一批农户从事食用菌种植,实现户均年增收约5.2万元。

在食用菌冷链物流基地,常年有600多名农民务工,日工资在110元至120元。基地还吸纳了20多名残疾人就业,他们坐在椅子上削蘑菇,一天可挣80元左右。

近年来,杨疃镇强化党建引领,将村干部培养为食用菌产业致富带头人,将食用菌经营主体负责人吸纳到村“两委”,引导农户向着干部看、跟着干部学,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目前,该镇16个村实现了食用菌种植全覆盖,现有食用菌种植面积50万平方米,带动全镇数千人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杨疃镇是人口大镇,自从兴起食用菌产业,农民一年到头有活干,大家的心思都用在劳动致富上,镇里很难见到闲人。农民分享口袋鼓了、脑袋富了,社会也和谐了,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2024-04-24

浙去九宮格空間江绍兴:千年黄酒的新时尚_中国网

九宮格3月15日,在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的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将春榨结束的黄酒堆幢并九宮格用竹簟覆盖,等待储存陈化(无人交流机照片)。

近年来,在黄酒主产区浙江绍兴,黄酒产业在保留纯手工酿制技艺的基础上,开始向智能化生产迈瑜伽場地进,逐步实现酿造智能化、储存智慧化、勾调数字化、物流无人化。与此同时,结合国潮,越来越多终端店铺推出黄酒奶茶、黄酒咖啡、黄酒布丁等创意饮品、美食,消费场景和包装愈发年轻态。

2023年绍兴市规上黄酒瑜伽教室生产企业的总营收和利润实现双增长,黄分享酒衍生品也成为古城交流旅游消费的一大热点。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小樹屋

2024-04-24

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结业推动气候变化青年领导力_中国找九宮格分享网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正值《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届缔约方大会(COP28)召开之际,12月12日,20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小樹屋和研究机构的师生代表受邀前往位于北京的欧盟驻华代表团,庆祝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圆满结束。欧盟驻华代表团环境与气候变化一等参赞骆浩君(Laur聚會場地ent Bardon)为学生颁发结业证书。

骆浩君致欢迎辞,阐述了中欧共同应对气候挑战的政策和机遇。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虞伟回顾了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项目执行情况,提出了高校在推进中欧青年气候教育和传播方面的建议家教。来自欧洲和中国的讲师代表分享了授课瑜伽場地体会,几位学员代表围绕低碳工业、低碳生活、低碳交通和城乡规划等调研专题进行了分享。

本届中欧气候实验性课程以多元化、动态的方式阐释中国和欧盟气候政策。来自欧盟和中国的七位讲师在八个模块中重点介绍了气候行动的不講座場地同方面,包括气候政策、公众参与、气候安全、气候沟通和低碳规划。此次课程吸引了约600名学员参加在线培训和实地调研,学员覆盖国内舞蹈場地外18所大学(机构)的17个不同专业。通过开展应对气候講座場地变化议题的实践研究和公众传播,该气候课程探索多方参与的气候适应模式,同时加强中欧青年气候议题的民间交流,推动气候变化青年领导力,舞蹈場地支持气候友好行动。

2024-04-24

十三届全国人大查包養經驗五次会议第一场“代表通道”_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主持人:

大家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现在开始。为了更好地反映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今天上午大会新闻中心邀请8位来自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回答媒体的提问。

现在请第一组代表。三位代表分别是: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邮区中心邮件接发员 柴闪闪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站长 陈良

中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某保障队副队长 王方

2022-03-05 08:05:21

主持人:

现在请开始提问。

2022-03-05 08:05:38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柴闪闪代表,您最初是一名进城务工者,又从事邮政快递行业一线工作。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是如何利用这样身处行业基层一线的特点,去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履职尽责的呢?谢谢。

2022-03-05 08:11:49

柴闪闪: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好,我叫柴闪闪,闪闪发光的闪,是一名85后的农民工代表。17年前,我从湖北农村走进上海邮政,在火车站台上装卸邮包就是我每天的工作,一天3000多袋扛下来,躺在拖盘上就再也不想起来,与理想工作的巨大反差也曾多次让我想放弃,但在企业工会的关怀下,我坚持了下来,并慢慢融入了邮政这个大家庭。

在2011年,我报名参加了全市邮政大比武,得益于多年工作积累,在决赛中夺得了全能第一的好成绩,也因此获得了更多成长和锻炼的机会。17年来,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怀和帮助下,我不仅通过磨炼成长为了一名新时代的技术工,更是用青春谱写了梦想,把自己的人生照耀得闪闪发光。

2022-03-05 08:18:07

柴闪闪: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为国家建言献策、为劳动者代言发声,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好地追逐梦想,是我的责任和使命。2018年,我在参加一次垃圾分类的调研时看到,快递包装物装满了整个干垃圾桶,包装袋上也缠满了层层胶带。工作的便利让我知晓,碰到购物节日时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城市治理的负担。为此,在本届二次会议上,我提出了“大力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的建议,相关建议也被国家采纳。“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的绿色行动开始在行业内进一步全面展开。

2020年,我参与了一起外卖员撞人纠纷调解,伤者家属为亲人得不到应有的赔偿非常烦恼,外卖员也为自己无力赔付急得直流眼泪。这种复杂的用工关系对应的是责任的层层推诿。这个案例中,这个小哥也就刚刚二十出头,和我当时进城打工时一样,都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多挣点钱,向自己的父母证明一下自己长大了。这也让我不由想起了在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的那段时间里,有无数的外卖员、快递员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穿街走巷,服务于我们城市毛细血管最后一公里。我想应该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在去年,我把他们的心声带到了全国人代会的现场,在全国人大的重点督办下,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民生又一次上升为国家意志。在今年,我又带来了一份关于规范外包类灵活用工的建议。

我愿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履职,反映更多基层劳动者们的所思所想所盼,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共同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谢谢。

2022-03-05 08:20:13

新华社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陈良代表。陈良代表你好,我们知道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森林草原工作者,在工作中您一定有很多切身的感受与体会,您和您的同事们是如何守护这片林海和草原的?谢谢。

2022-03-05 08:25:29

陈良: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来自内蒙古兴安盟森林草原防火站的陈良。内蒙古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些年,内蒙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拿大兴安岭林区来讲,森林草原覆盖率越来越好,多年不见的野生动植物也出现了,别说,狍子、野鹿、杜鹃,有时还能碰见黑熊。生态环境好了,百姓们搞起了生态旅游,发展有机、绿色农畜产品。产品好了,价格也高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从事林草行业30年来,早就把保护森林和草原融入到我的生命的一部分。我也经常给大家讲,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森林和草原,珍惜生命一样对待我们的生态。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那年5月一个中午,我突然接到火情报告,我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奔赴前线。5月的山里,冰雪还没融化,戴着钢化头盔,穿着防火服,背着二十公斤的给养和装备。眼前是熊熊燃烧的火焰,高温炙热,汗水浸透衣物,而脚下还没融化的冰雪沾湿了裤子和鞋,感觉刺痛,全身经受着冰与火的考验。经过连续几天的熬夜奋战,终于把大火扑灭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扑火期间,认识了姓陆的林场工人,满脸灰土,眼睛红肿,大家管他叫“大哥”,其实他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只是大火在山上连续四天四夜没有休息,看起来很苍老,但是工作起来精力很充沛。我问他,你累不累呀?他说,我们的大自然由无数的一颗颗小草、一颗颗树木、一个个小生灵组成的,保护大自然林子是我们毕生的责任。林子是我们的绿色保障,只要把我们林子保住了,我就拼了命也值啊。

是啊,这是我们最真实的林场守护人。总书记每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都十分关心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同时强调,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这既是对内蒙古提出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对2400多万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我们林草人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一定不遗余力尽责担当,为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而继续奋斗!谢谢各位!

2022-03-05 08:41:12

解放军报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王方代表。王方代表您好,过去的一年,人民军队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战斗力水平和各项建设也取得了新的可喜进步。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到您所在的中部战区视察慰问,并向全军官兵致以新春祝福。在这里想请您谈一谈,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带兵人,您是如何持续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谢谢。

2022-03-05 08:43:32

王方:

谢谢。大家好!我是来自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的基层代表王方,很高兴能够和大家进行交流。

习近平主席的视察慰问,给予全军官兵极大的精神鼓舞,凝聚激发了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意志力量。作为中部战区的一员,我更是无比激动、倍感光荣。

从新年度练兵备战的火热实践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关心关怀、期望重托,已转化为战区各级谋战务战强大动力,广大官兵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干劲越来越振奋昂扬。

身处伟大的时代,我们总是会被那些强军兴军征程上信念如山、意志如铁的故事深深打动。在我的身边,中部战区直属保障队的工程师王西安,在军事通信工程领域一干就是40年,临近退休了,还担当领衔多项科研攻关任务,工作干劲儿丝毫不减。

在抗洪抢险救灾任务中,战区部队入伍不到一年的列兵李江帆第一个冲进齐胸的洪水,抱出一名2岁的婴儿,生动地诠释了人民军队爱人民、危难之际见忠诚的初心本色。

卫国戍边英雄、革命烈士陈祥榕,把“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写在头盔上,用年仅18岁的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践行了祖国和人民的铮铮誓言。

在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三军仪仗队战士闫振面对国旗流下热泪,倾注了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饱含对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的骄傲与自豪。

他们是无数平凡中国军人的缩影。然而正是在这些平凡人身上,蕴含着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精神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军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铸魂育人,大力培育“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听党指挥已熔铸在人民军队的血脉中,扎根在全军官兵的思想里。

身为一线带兵人、基层政治干部,当好思想播种者,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落地落实,责无旁贷。在平时的教育学习中,我们注重让官兵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理论基础打牢。同时紧扣社会焦点、军营热点和理论难点,及时回应官兵关切。还广泛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让官兵们在讲自己的强军故事、讲家乡巨变中感受创新理论的巨大伟力。我们还结合青年官兵的特点,拓展运用网络新空间,推出精品课、微党包養课,努力让学习变得丰富多彩。

战区备战打仗实践也是我们开展形势战备教育的生动课堂,通过一次次任务砥砺,官兵们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激发斗争精神,坚定必胜信心。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时时处处、一点一滴的教育融入,学习强军思想、干好强军事业,已经成为部队建设的主旋律,成为广大官兵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追求。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目标指引新征程,我们坚信,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引下,全军官兵必将不负使命重托,强军事业必将取得新发展新突破,人民军队必将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宏伟目标砥砺奋进、勇毅前行。谢谢。

2022-03-05 08:51:31

主持人:

谢谢三位代表。现在请下一组代表,三位代表分别是: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吴晨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 马慧娟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校长 董彩云

2022-03-05 08:55:43

主持人:

现在请开始提问。

2022-03-05 08:57:06

光明日报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北京团吴晨代表的。代表您好,不久前,冬奥会的顺利举办让北京再次惊艳了世界。您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北京市规划和建设的代表。请问,如何通过规划设计的力量,让城市变得更美好?谢谢。

2022-03-05 09:00:05

吴晨: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吴晨,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首钢集团的一名建筑师、规划师,也是来自设计第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有幸长期参与了北京的城市建设,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使京西首钢园区展现在世界眼前,这里也成为点燃北京高光时刻的焦点之一。首钢园区的惊艳亮相,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凝聚着首钢园区众多建设者、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倾情付出。大量的工业建筑更新为民用建筑,工业遗存风貌和崭新的实用功能相融合,我们完成了这一世界性的挑战与课题。

在规划设计当中,首钢园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厂区的风貌格局,使西山、永定河、高耸的冷却塔等工业颜值与奥运元素完美结合。经过长达十年的伴随式设计,今天的首钢尽显“钢铁本色”,又向世界展示了山、水、工业原址和城市活力的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真正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曾经的什刹海因为过度的商业和旅游业开发,滨水空间和周边的胡同拥挤不堪,环湖步道有九个节点被不同的经营单位所占据着,无法通行。经过我们精心设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打通了所有的环湖步道的阻点,形成了连续6公里长的人行步道。在这之后我们又对西岸荷花市场进行空间提升设计包養,完成了功能业态、建筑立面、景观环境的设计统筹,拆除了违建,清理了滨水平台,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

从2012年到现在,我们持续性地参加了占地达到88公顷的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保护与复兴的设计工作。这里始建于700年前的元代,有着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胡同格局。在工作中,我们一条胡同一条胡同地梳理,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测绘,一家住户一家住户地访谈,按照“一院一策”的设计原则,保留了老院落古朴的风貌,使四合院达到结构安全、设备完善、建筑宜居的标准。在工作中,我们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的“共生院”理念,为老街坊、老住户量身打造体现“老胡同新生活”的人居环境。今天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做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美好愿景。谢谢大家。

2022-03-05 09:08:03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马慧娟代表,您是来自全国最大的易地移民集中安置区宁夏红寺堡,红寺堡的发展模式也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闽宁协作模式的扩大版。我们了解到,您也是一位农民作家,您能给我们讲讲这些年红寺堡的变化和您的故事吗?谢谢。

2022-03-05 09:12:19

马慧娟:

感谢您的提问。我是马慧娟,来自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在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我出生的地方是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那里四面环山,交通工具是一头头的毛驴。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因为贫困,16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就在我以为我要在土地上重复我父辈们命运的时候,20岁时,我的老家黑眼湾迎来了移民搬迁政策,这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闽宁协作模式的扩大版。在红寺堡集中安置更多的贫困群众,彻底改变大家的生活面貌。依靠这个契机,我和我的乡亲们走出了大山,来到红寺堡。

红寺堡是一片亘古荒原,因为靠近黄河,党中央在这里兴建了扬黄灌溉水利枢纽工程,把黄河水上扬了三百米,开发出更多土地,集中安置了23万移民,把这里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这项伟大工程也被称为新时代的红旗渠。

在红寺堡,我和我的乡亲们因为党的好政策,因为黄河水的灌溉过上了好日子。自1998年开发至今,红寺堡从“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到“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的全覆盖,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后红旗渠的修建体现了战天斗地的中国精神,那新时期红寺堡的引黄灌溉工程则体现了党中央对困难群众的深情厚爱。

在我们红寺堡,这么多年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移民区23万群众对党中央的感恩之情。

红寺堡用自己的发展,证明了闽宁协作模式的科学性。在这种模式的发展下,宁夏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宁夏,西海固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贫瘠甲天下”的西海固了。我们正在党中央的带领下,用自己的双手展现着新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

就拿我个人来说,初中毕业、农村妇女,就是移民搬迁政策,让我能够重新阅读、写作。我上过电视节目,出了五本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个传奇,但我自己知道,哪有什么传奇?我的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样的故事,在许许多多的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谢谢大家。

2022-03-05 09:22:5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董彩云代表的。董代表您好,我了解到,您是一名基层教师,一直扎根农村教书育人,奉献了青春。在您这三十年的工作中,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感受吗?另外想请问您的是,您认为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2022-03-05 09:24:35

董彩云:

谢谢您对甘肃教育的关注。大家好,我是全国人大代表董彩云,来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在三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深深地懂得教育始于接纳,忠于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爱中感悟生命,收获成长。今天很高兴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

记得在2001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备课,有人轻轻地敲门。推开门一看,是一位四十多岁、衣着朴素的妇女领着一个约十几岁的小男孩,一看他俩是母子。这位母亲轻轻地问我,“校长,我的儿子可以在您的学校上学吗?”我说“当然可以啊”。经过了解,这个孩子被当地的卫生部门鉴定为一级听力残疾。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时在积石山,像这样的孩子随班就读是没有先例的,况且孩子的父亲已经去世,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孩子也错过了最佳的入学年龄。望着孩子期盼的大眼睛,我拉起他的小手,问他“你喜欢学校吗?”,经他母亲和他比比划划,孩子明白了我的意思,使劲地向我点头。我心想,接纳孩子是我的义务,只要他能来到学校,哪怕是和同学们一块儿玩耍,哪怕只认识一个字,都比呆在家里要强。

20年前的临夏州是没有特殊教育的,我只好安排他进入一年级随班就读。孩子一直没有自己的名字,我给他取了个名字叫马学贤。刚开始,老师和同学们都无法和他进行正常交流,孩子也孤单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显得很自卑。了解这种情况后,我们除了着急,更多的是心疼。我们尝试包養網着用手势、口型、表情主动和他接触,也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我们为他量身定做了“不求成功、只求成人”的特殊教学目标。

渐渐地,他和大家开始交往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有打篮球和画画的天赋,我们便引导他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和绘画社团。他开始变得自信了,变得开朗了。从那以后,我也多了一个身份,那就是马学贤的“校长妈妈”。不管在哪,他只要见到我,都会给我一个甜甜的笑容,用不太标准的发音努力地叫我一声“妈妈”。我很欣慰。他小学毕业的时候,会算简单的加减法,会认简单的汉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来,虽然他没有上大学,但是他一身朝气,一脸阳光。

2022-03-05 09:26:53

董彩云:

2018年的一天,他来学校看望我,高大帅气的他用手比划着对我说,他在一家茶餐厅当配菜师,月工资5000元。他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补贴家用。我们一起看了他配菜的照片,真不敢相信,这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出自我的“儿子”马学贤之手。他配菜的短视频有上万次的点赞和播放量。他高兴地告诉我,他有了心爱的女朋友。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的眼睛湿润了,站起来情不自禁地抱住了他,就像抱住我自己的儿子一样。是啊,马学贤长大了,他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还能服务于社会。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意义在于,点燃爱、守护爱、播撒爱,以爱育爱,让世界充满爱,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现在,我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那里也有了设施齐全的特殊教育学校,那里的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越来越高。今天,我也邀请在座的朋友们来我的家乡“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听花儿、赏牡丹、品美食、看变化。谢谢。

2022-03-05 09:33:17

主持人:

谢谢三位代表。现在请下一组代表,两位代表分别是:

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 姜涛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自来水公司职工 夏吾卓玛

2022-03-05 09:35:16

主持人:

现在开始提问。

2022-03-05 09:38:07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想提问的是来自青海的夏吾卓玛代表。卓玛代表您好,我们知道,青海被誉为“中华水塔”,您从事的又是和水相关的工作,能不能请您结合自己的工作,谈一谈过去几年家乡人民在水资源生态保护方面的情况?谢谢。

2022-03-05 09:38:30

夏吾卓玛:

谢谢。大家好,我叫夏吾卓玛,是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是自来水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我们自来水公司的职责就是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我们那里有的地方还出现过吃水难的问题。但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现在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放心水。

大家都知道,我们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所以又称“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我的老家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作为源头人、护塔人,我们不仅自己要用上好水,还要保证中下游的人也能用上好水。为此,这些年我们采取了禁牧封育、湿地保护、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原先的荒山披上了绿装,干涸的河床里流满了清水。同时,我们还通过无人机、水质传感器等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巡河,努力保证“一江清水向东流”。由于生态保护做得好,去年我们黄南州还荣获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在我们那里,保护生态是件大事,而且还成了老百姓自觉的行动。我们黄南泽库有一位名叫多杰的老人,多年前把自己的家搬到了泽曲河边的一个简陋小屋,义务守护周边近万亩草原湿地。这一守就是22年,不管是寒冬酷暑,老人每天都在湿地里巡查三次,已经走了1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3圈。上个月,我去调研的时候专程去探望这位老人。老人表示还要一直走下去,为的就是守护好“中华水塔”。家乡父老尽心尽力的守护,使三江源的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了。

我们呵护水,水又滋养了我们;我们是守护者,同时又是受益者。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农村牧区、工厂企业,亲眼看到生态保护带来的好处。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人畜用水水质不断提高,州里建起了矿泉水厂,农畜产品绿色有机,黄河旅游业红红火火,乡村振兴有了可靠依托,各族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这一切都生动地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包養。我们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坚决扛起源头责任,更好地保护好生态,让“三江之源”源清流洁,让“中华水塔”坚固充沛,让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滋润甘甜。谢谢大家!

2022-03-05 09:42:00

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姜涛代表的。姜涛代表您好,我们知道,您参与焊接的产品遍布航空航天各领域。您在工作中是怎样将“工匠精神”转化为创新成果?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工匠精神的传承。中国有句老话,“教会徒弟就饿死师父”,您作为大国工匠,是如何看待对下一代工匠的培养?谢谢。

2022-03-05 09:48:29

姜涛:

谢谢提问。大家好,我是姜涛,来自革命圣地遵义,是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电焊工,同时也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

1972年,在我3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从黑龙江来到遵义,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从小耳濡目染老一辈“三线人”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历程,以及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作为“三线”第二代航天人,1987年,17岁的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航天企业。刚进工厂时,我立志做一名好工人。为了练习手握焊枪的稳定性,我将自己的双手绑上了沙袋,每天进行6-7个小时的焊接训练,常常累得是精疲力尽。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7个月的刻苦训练,我终于取得了常规需花两年时间才能取得的焊接合格证。

我和我的团队,35年来一直从事航天产品的焊接工作。随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从多个国家重大型号装备研制,到航天发射“一箭20星”,我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硬是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攻克了数以百计的焊接技术难关,让焊缝探伤检测百分之百无缺陷。

2015年9月,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一箭多星”的纪录,而这套起竖发射系统从零件到主体的焊接正是由我和我的团队完成的。

我平时工作时的标配就是一把不离手的焊枪。35年来,我手持焊枪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用我手中的焊枪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国内焊接技术难关。我也很庆幸,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工作在“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技能人才”的大环境中。也正是有了航天事业的空间和舞台,使我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成长为一名“大国工匠”。我亲手焊接的产品也多次接受党和国家的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但我却将我的生命同国家的强大焊接在了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焊接时产生的火花绚丽而短暂,只有包養網将这份短暂无限延长,才更有意义。过去人们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但我却担心的是我的技术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我要将我在金属材料焊接以及大型结构件焊接变形及控制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同志。

依托“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台,我先后培养了300多名优秀的焊接技能人员,他们很多人在各类技能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成长为全国和省市级的技术能手,以及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和技术的传承,才能使我们的航天事业后继有人。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也会继续加倍努力,发挥好人大代表应尽的职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做好技能传承,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为实现中国梦、强国梦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22-03-05 09:56:15

主持人:

谢谢。媒体朋友们,今天上午大会开幕会结束后,新闻中心将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届时欢迎大家关注。

今天上午的“代表通道”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代表,谢谢大家!

2022-03-05 10:02:57

2024-04-24

造林绿化 建设美丽中国_查包養app中国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四十六个植树节,在这生机盎然的春日,本版推出特别报道,聚焦一位普通市民、一位林业乡土专家和一位古树守护者,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现他们积极参与造林绿化、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场景。

撒下绿色、播种希望,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到绿化祖国的行动中来,凝聚义务植树的全民力量。

湖北武汉市民魏文芳义务植树20多年——

“种树,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强郁文

3月11日,湖北武汉市民魏文芳早早准备好第二天植树要穿的运动服和鞋子。“不仅要植新树,我们还打算去找找去年种下的树苗。”魏文芳说,“一年过去,小树肯定长高了不少。”

植树节带着儿子一起种树,这个习惯,魏文芳坚持了20多年。

“我儿子出生在3月12日,正好是植树节。”魏文芳说。1999年3月,魏文芳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武汉市要举办义务植树活动的新闻。没过多久,她和儿子吴家豪一起种下了第一棵树。从此,种一棵“生日树”便成了全家在植树节的“绿色约定”,种下的树也成为她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

魏文芳至今还保留着当年一家人植树后的合影,泛黄的照片上,魏文芳左手扶着树苗,眼含笑意。

此后的每个植树节,魏文芳都会请人帮他们拍照,存放在信封里。其中一个信封上写着:用爱连接自然。“这是我的心声。”魏文芳说,每一棵树都饱含着她对儿子的爱。

如今,当年种下的第一株小苗已长成有两三层楼高的大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杉树、栾树、樟树、梧桐……一家人栽植的树苗在这座包養網心得城市的许多角落生长,他们特意记下每棵树的位置,有机会路过时,总要去瞧瞧。

树长起来了,人也在长。曾经的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50多岁的魏文芳从过去扛着锹走在儿子前面,变成提着桶跟在后面……

“以前,大家植树造林的意识还不太强,有些山坡和湖边光秃秃的。”魏文芳说,“现在可不一样,家门口的菱角湖再也不是从前的‘臭湖’,一到春天,满眼绿意。”

近年来,人们种树的方式也有了新变化。前几年,魏文芳和儿子在手机APP上尝试过“云种树”,在云南大理种下一棵华山松。“种树,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用自己的力量让山更绿、水更清。”魏文芳说。

浙江林业乡土专家程伟达钻研苗木技术——

“育好苗木,也是为绿化作贡献”

本报记者 窦瀚洋

3月11日一大早,位于浙江金华的世轩园林基地大门口便热闹起来,一辆辆满载黑松、茶梅等苗木的卡车将从这里出发,前往丽水市。“植树节到了,基地迎来一波预订苗木的小高峰。”基地负责人程伟达说,“育好苗木,也是为绿化作贡献。”

基地内同样热闹,挖掘机吊起枫树树苗,稳稳地放入提前挖好的树坑中。程伟达带领苗木工人,扶苗、培土、踩实、浇水……

目前,在世轩园林基地,苗木培育已经应用了容包養網器化、喷滴灌水肥一体化和基质化技术,苗木的成活率得到保障,品质也大大提升。“以前培育苗木时,什么品种好卖就种什么,大多是粗放型管理。苗木的品质一般,缺乏市场竞争力。”程伟达说,早在2013年,他就投入20多万元,从广东引进喷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10余亩苗圃中做试验。两年多后,他开始大面积使用这一技术,附近不少苗农闻讯也过来参观交流。

“以前听说过这个技术,但不知道适不适合我们这里。”苗农孙丽成就是其中一员,现在对程伟达还是满心感激,“他替大家‘蹚了水’,那段时间更是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

身为80后,程伟达获评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金华市林业乡土专家。“苗木这行学问太多了,学得越多越发现自己学得不够。”程伟达说。如今,程伟达在浙江、福建等地有多个园林基地,平均每个基地有十几名工人,在为造林绿化贡献力量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不少村民就业增收。

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教授马晓燕精心养护古树——

“保存好古树的基因资源”

本报记者 施 芳

春日,一个个树池中的幼苗绽放点点新绿,一派生机勃勃。

“我们已经种植了近300株苗木,最终将达到400多株,希望能保存好古树的基因资源。”从二楼办公室望向窗外的北京古树资源圃,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教授马晓燕欣慰地说。

细算一下,马晓燕与古树结缘已近40年。1985年,她入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专业,4年后到北京农学院任教。最初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马晓燕更多考虑的是把古树作为景观资源利用好。但在一次次亲近古树的过程中,马晓燕的想法有了改变:“古树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包養,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景观和经济包養網比較价值,应该千方百计地保护好。”

随着树龄增长,古树通常会出现各种“病症”。要治病,得先查明病因。北京朝阳区有一株国槐古树,外观比较完整。在仔细观察后,马晓燕和团队发现树干顶端有一些不易被发现的小洞,“会不会有雨水进入,导致树干积水?”生长锥探测表明,树干内部灌满了水包養。团队随即对古树做了相应保护处理,避免树干进一步被腐蚀。而在对一株古银杏进行治疗时,团队采用只清腐杀菌不封堵的方案。“这棵树树干较完整,不封堵雨水更易排出。”马晓燕说,“我们坚持‘最小干预’‘一树一策’原则,尽可能保护好古树。”

每一棵古树背后,都有一段生动的历史。近年来,马晓燕带领学生通过走访、查阅文献等方式,先后挖掘了300多个古树故事,他们计划用科普展板、二维码等进行展示,让大家感受到古树丰富的历史文化意韵。


2024-04-23

重慶一茶攤向覓甜心包養網拍夜景市平易近免費

包養網比較 短期包養 但真實的感受,還是讓她有些不自在。

“雲銀山的經歷,包養管道已經成為我女兒這輩子都無法擺脫包養網心得的烙印。就算女兒說她破口那天沒有失去身體,在這個世界上包養情婦,除了相信

包養網

原題短期包養目:重慶一茶攤向拍夜景市平易近免費

4包養網月21日包養網評價,重慶。有網友發錄像稱,他在重慶一茶攤拍夜景時包養網,被商家告訴攝影要免費。22日,該商包養行情家表現,甜心寶貝包養網進店花費可以不花錢攝影包養留言板,“路上小心點。”她定定地看著他,沙啞的說包養道。不用費僅攝影就需求免費包養網VIP,店里的包養網評價特點就是打卡夜景,場地是租用上去的包養網站,不是荒山野嶺,屬于正常免費,是有正軌運營手續的短期包養。對此,重慶市場監管局任務職爸爸說,包養甜心網五年前,裴媽包養媽病得很重。裴毅包養當時只有十四歲包養甜心網。在陌生的都城,剛包養網到的地方,他還是個可以稱得上是孩子的男孩。員表現,營業執照基礎沒有明包養網VIP白運營面積的規則,假如是租地運營,可以請求檢查租賃合同。包養網

包養app很抱歉打擾你。

她眼中的淚水再也抑制不住了,滴落,一滴一包養網車馬費滴,一滴一滴,無聲無息地流淌。 “娘親,我婆婆包養甜心網雖然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但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是台灣包養網個平民,她的女兒在她身上能感受到一種出名短期包養包養管道氣質。”

2024-04-23

查包養經驗乡村遗产中的“村超村晚”_中国网


乡村遗产是传承与创新相互促进的社会成果。包養平台推薦近年来,人们不仅关注历史村落与文化景观、文物与乡土建筑、文献与民俗技艺,更将目光投向乡村博物馆、乡村公园、当地特色传统产品开发和品牌建设等。

新的节日受青睐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全年有390余个民族节日,其中万人以上的节日有120多个。2024年龙年到来之际,这里又增添了一个新节包養日:“村超村晚”。

今年2月3日,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超村晚”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行,以此拉开了喜迎新年的序幕。

“村超”是指由当地群众自创举办的“贵州榕江(三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2023年初,文化和旅游部下发文件,鼓励各地开展“四季村晚”活动。

2023年,榕江以“村超”名气大增。“村超村晚”也入选了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村超村晚”的重头戏,是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职工联队与贵州省村超联队之间进行的2024龙年“村超”足球贺岁战;随后,“舞醉龙”、侗族大歌以及苗族锦鸡舞、摆王木鼓舞等节目一起在“村晚”舞台上大放异彩。激烈的体育赛事与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展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节日的气氛一直到深夜还未消散。人们看完比赛,观摩了表演,又涌到了街上。赛场周边设置了年货大集,挤满了货摊和游客,人声喧嚷,到了晚上则愈发热闹,沿街饭店挑起大帐,各式风味食摊同样“烟火气”爆棚……榕江这座小城,常住人口不到40万,而“村超村晚”当天,至少有3万人来到现场观看。

搭建新的交流平台

来到榕江就可以发现,人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节日场面。据榕江县“村超”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举办“村超”系列赛事以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超733万人次,仅夏季就接待519余万人次;网上点击浏览量更是达到惊人的580亿次。2024年新赛季,“村超”的参赛村队覆盖了榕江全县所有乡镇街道,从举办初期的20支迅速增加到62支,总人数超过1800人。从春节前到年后的元宵节,几乎每天都有比赛,再搭配特有的芦笙会、山歌赛等节庆活动,榕江的龙年年味既“浓”又“新”。

进入2月,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这进一步激发了榕江人的文化激情。榕江县文化馆馆长李莎是“村超村晚”的执行导演,也是“村超村晚”舞台上的演员。“全场2300多名村晚演员来自榕江各个乡镇、各行各业。”她说,“这是村里的晚会,不仅展示民族文化,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李莎还透露,“村超村晚”组委会正在谋划,在龙年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化节目走进“村超”。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誉为“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榕江县民族节日众多,民俗活动丰富多元,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29个中国传统村落,每年的民族民间节日多达25个。

榕江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创新融合到了“村超”中。在球队入场和比赛间隙,侗族大歌、芦笙、摆王木鼓舞、多耶舞和少儿体操轮番上阵,加油助威。表演者来自不同村寨,身着多彩华丽的民族盛装组成啦啦队环球场穿行,成为球场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当侗族大歌回荡在球场上空时,现场的人们都被那传唱千年的歌声感动到了。

侗寨增添新活力

“村超”的吸引力,已辐射到球场之外。

从榕江县城出发,在山间向东北方行进25公里,就可以抵达栽麻镇的大利侗寨。2006年12月,大利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同时,它也是“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全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一路盘桓上山。绕过高大茂盛的古树林,这座典型的侗族村落逐渐出现在眼前。冬雨刚刚来过,树枝上垂挂着冰霜;溪水穿寨,夹映着两岸的风雨桥、鼓楼和吊脚楼。村民们围坐在鼓楼的篝火边,身着盛装,唱起侗歌。

春节前夕,寨中各处已经贴上春联,挂好了红灯笼;风雨桥上,侗族姑娘编织着花带,各式民族手工织物围绕在身边。穿过风雨桥,沿石板路来到寨子高处,这里是侗家标志性建筑九重密檐式六角攒尖顶鼓楼。鼓楼是侗寨的象征,也是集会议事的公共场所。逢侗族新年等节日,全寨人都要相聚在这里,至今习俗仍存。

侗寨大多隐于深山幽谷间。“大利”之名来源于古老的侗族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利侗”,自明初建寨,大利侗寨的历史已延续600余年。

2024年春节期间,这个原本偏远的民族山寨也迎来了客流高峰,许多游客其实就是球友。“村超”和“村超村晚”也期望为分布在周边的历史村落、村寨中的“非遗”引入新活力。为此,榕江推出“超好游”路线,制作和发布各类打卡旅游攻略,在“村超”举办期间,还有340.62万人次的游客被“带动”“引流”到周边县市。

年轻人回乡创业

距离大利侗寨不远就是丰登侗寨。为庆祝龙年春节,侗寨村民唱大歌、唱侗戏,打糍粑、做豆腐;长辈们还会拿出平日里一遍遍染晒好的侗布,给家里的小孩做过年穿的新侗衣。进入丰登,到处可以看到“倚山人”的品样标识,这里的山水田园间坐落着“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主理人杨成兰是从这个村寨里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第一个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我从小上山采植物染布,听着家家户户的织布机声音,穿着自家人用双手制作的衣服长大。‘倚山人’即倚山而居的人,想表达的是侗族人与大自然一直和谐共处、相互依存。”杨成兰说。

2016年,杨成兰辞去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创业做侗布。刚起步时,工作室只有20平方米大小。她挨家挨户找织娘,坚持手作侗族土布。现在,她的合作伙伴有300多人,遍布周边十几个县。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天才妈妈”项目也在此落户,通过带动精通侗族织染手工艺的妇女就地就业,不必再外出打工,从而减少了留守儿童现象。

创业8年,杨成兰在乡间地头建起了集染坊、手作房、织布间、体验空间、文创展厅包養網一体的工作室;不仅做植物染、手工织布、文创产品,还发展起了非遗研学、侗寨民宿。产品也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2022年,“倚山人”被列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传习中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同时,我们结合现代审美,讲究创新和实用性,希望做出能让更多人使用和喜爱的非遗产品。”杨成兰说。

侗布技艺多以口口相传实现传承。侗布的制作工序繁多,包括纺纱、织布、染布等,每道工序都极费时间与精力。在当代,侗布制作工艺同样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这么多年来,总担心这个手艺失传。”杨成兰描述工作室背后的故事,“我们不断去吸引、培养年轻人,希望他们了解当地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

“与刚创业那几年比,现在工作室的年轻人多一些了。”杨成兰说,“这一年来,‘村超’火爆出圈,也让我们这里的客人多了起来,更多人前来关注和了解这里的非遗。我盼望这样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回来,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努力去做,也希望我们的侗族土布走向世界各地。”

关注新的文化现象

“‘村超’让更多人知道榕江,也让榕江的民族特色、非遗文化更加出名。”榕江县月亮故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文创负责人罗芸说。在榕江县“青于蓝蓝染艺术中心”和“月亮故乡文创中心”,特色蓝染总能吸引前来看球的游客。在“村超”赛场周边的非遗展销区,许多产品也出自这里。

2018年,位于榕江县城古州老街的两湖会馆,成为“榕江县月亮故乡文创中心”,展示服装、家具、首饰、文具等民族艺术系列文创产品。2023年夏季开始,公司推出了“村超”系列的T恤、足球抱枕、车载香囊、丝巾、胸针、首饰、包袋、装饰画等一系列蓝染、蜡染产品,仅2个月的销售额就达到40万元人民币。

“那时我们要马不停蹄地加班生产。”罗芸介绍。平时车间里只有十几个绣娘,而在“村超”最火的时候,每天都需要40多个绣娘,最高峰时竟有95个绣娘同时在车间忙碌。

这些心灵手巧的绣娘大多来自榕江县周边各个村寨。设计师刘洋是“月亮故乡”的创始人。从2018年起,刘洋发起了公益项目“让母亲回家——手艺点亮回家之路”,公司把车间也搬到了当地扶贫搬迁小区,便于绣娘就近工作,有些活计包養網價格还可以带回家里做,从而带动村寨妇女就业。“忙碌的时候,绣娘每月的计件报酬能到三四千元。”罗芸说。

“村超”也为两湖会馆引来了新客流量。这里是“月亮故乡”蓝染研学主题线路的地点包養網之一。“村超村晚”举办的当天,在会馆举办了春节前最后一期研学营的开营仪式和蓝染体验课。

罗芸明显感到,在“村超”和新媒体传播的带动下,返乡的年轻人变多了。新招募的许多研学非遗讲师,都是返乡的年轻人;“村超”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蓝染文化。“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融合机会”。

“村超”“村晚”为乡村遗产带来的衍生效应,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各地新出现的文创产品、文化品牌,为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和非遗保护创造了更多的“接力”机会,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进入可持续良性发展轨道的大大小小“村超”“村晚”,不仅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更可能逐步进入乡村遗产的大家庭,成为其中的活态构成。

链 接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

黔东南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侗族大歌”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

黔东南历史遗存厚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拥有415个中国传统村落、126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摘自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网站)

2024-04-23

查包養網小快递激发乡村大市场(大数据观察)_中国网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

制图:蔡华伟

核心阅读

快递进村不断深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如今,我国每天约4亿件快递包裹被揽收,其中1亿多件在农村地区流动。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快递进村,特产出村,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不断提升的寄递效能,成为激发乡村消费动能的有力支撑。

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比2014年增长近13倍;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870.3亿元,同比增长12.5%。

当前,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取得哪些成效?如何更好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3月28日,国家邮政局举行专题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回应社会关切。

辐射地域更广  覆盖品种更多

新一批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落地

筛果、打包、出库、装车……陕西延安宝塔区柳林镇孔家沟村一派繁忙景象,一箱箱新鲜饱满的苹果在转运中心迅速流转,从田间地头发往全国各地。

“昨天在树上,今天在路上,明天就能到消费者手上。”谈到发货速度,种植户石海军赞不绝口。去年9月,中通快递陕西延安转运中心正式启用,不仅将农产品寄递包養时效提升了15个小时左右,还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今年以来,通过中通快递发往各地的延安苹果已超200万票。

小苹果走向大市场,是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生动缩影。“随着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渠道,邮政快递业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林虎表示。

作为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家邮政局持续整合资源、优化体系、丰富内涵,推动形成一批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经认真比选,最终确定143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的市级项目为‘金牌项目’,17个年业务量超200万件的县级项目为‘典型项目’。”林虎介绍,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呈现出不少新特点。

一方面,辐射地域更广、业务规模更大。“金牌项目涉及22个省份共91个市州,共产生快递业务量3包養網4.06亿件、业务收入163.76亿元。”林虎说,其中9个项目年业务量超过5000万件,另有35个项目年业务量超过2000万件。

以中通快递为例,2023年,全网年发货量超500万件的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项目达24个,涵盖福建茶叶、东北大米、陕西苹果、四川柑橘、山东大蒜等众多农产品;承运的农村包裹超109亿件,其中农村上行件同比增幅超33%。

另一方面,覆盖品种更多、服务模式更优。梳理金牌项目可以发现,流动在农村快递这张大网上的农产品品类越来越多,既有脐橙、芒果等果品,海鸭蛋、牛肉干等畜牧业产品,又有莲藕等蔬菜,枸杞等药材及制品,鲜花、多肉等观赏植物,还不乏大米、玉米、红薯等粮食及副产品。

日益丰富的农产品类型,要求更加“快、稳、准”的寄递服务。

才下山头,就上舌尖。浙江湖州安吉县溪龙乡,安吉白茶主产区,上午春茶炒制完成,下午便揽收发车,实现“次晨达”。为了提高春茶发运效率,菜鸟速递专门组建服务团队,将揽收点设在茶山,保证随时揽收,实现春茶高效流转。

加大农产品仓储和冷链投入、构建生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今年以来,快递企业主动适应农产品“品多、质鲜、量大”特点,对包裹急速揽收、物流降本等提出新要求,不断创新揽收模式,优化运输路径,延伸服务链条,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应用推广

提升服务现代农业的稳定性、便捷性、绿色化包養

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是打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的关键。聚焦低空、冷链、包装等重点领域,近年来,快递行业不断依靠技术创新,持续提升行业服务现代农业的稳定性、便捷性和绿色化。

——新设备加快应用,快递业务更智能。

浙江杭州西湖区龙井村,龙井茶核心产区,山间小路客流如织,放眼半空,无人机满载新茶有序穿梭。

“采用自研无人机进行茶叶运输,从山上茶农家到山下接驳点,全程从以往的23分钟缩短至8分钟。”浙江顺丰市场销售部负责人文磊介绍,单机单次载重可达50公斤,每天两台无人机可运包養網输新茶3吨左右,下山后将转乘专属货车直发机场,次日便能运抵北京、广州等地。

“强化科技创新,有效提升了农村快递的服务水平。”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主要快递企业积极探索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应用,使用场景和范围不断拓展,有效缩短农产品投递时间、降低运输成本。

——新技术持续推广,包裹服务更科学。

春耕正当时,辽宁开原、山东泰安、安徽肥西等苗木产区,农户们正忙着修剪、搬运、销售苗木。

“苗木花卉外形各异且容易弯折,对包装及运输要求很高。”京东物流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确保运输安全,专门制定了专属包装方案,在打包环节,除木架加固外,还用缠绕膜进行封装,缩小包裹体积、降低破损率;在运输环节,使用物流吊牌挂签,避免面单脱落,保障顺利抵达。

前不久,京东物流包装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据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推动包装材料数字化应用,推动快递物流行业精细化、绿色化发展。

——打造更多典型项目,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过去一年,我们加大了对脱贫地区的关注力度,打造出17个典型县级项目,主要涉及河北、内蒙古、河南等9省份的14个脱贫县、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林虎表示,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持续打造典型项目,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助力更多脱贫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完善寄递网络  开展项目培育

今年将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设施建设水平

近年来,我国快递进村不断深入,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在满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在农产品上行方面,寄递渠道畅通,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农产品损耗,提高了流通效率,有力助推农产品外销、农民增收。”林虎说,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多措并举让一批金牌项目“立起来”,激发全行业更好开展服务现代农业工作。

持续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通过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包養網,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加大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力度,不断丰富邮政快递服务现代农业载体。

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培育工作。立足特色农产品寄递服务遇到的堵点痛点,一方面,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寄递企业与农户、农村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的沟通平台;另一方面,指导寄递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农村地区服务能力,改善农产品寄递服务质量,推动当地农产品寄递业务规模化发展。

一手抓提效,一手抓降本。“邮政快递业在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林虎表示,今年国家邮政局将进一步降低农产品出村进城物流成本,提升农村地区寄递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实施“一村一站”工程,加快“一点多能、一站多用”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收快递、寄快递。同时,深入推进农村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打造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引导邮政快递企业在农产品出村进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4-04-23

熊猫“福宝”回去九宮格国在即 韩国民众依依不舍_中国网

新华社首尔2月21日电 “观览时间已结束,请有序退场。”位于韩国龙仁爱宝乐园的熊猫世界里,工作人员引导着前来参观旅韩大熊猫“福宝”一家的游客。

在韩国出生的大熊猫“福宝”计划今年4月初回国。依据相关规定,在返回中国九宮格前一个月,大熊猫需在非公开环境下进行健康检疫管理和适应性准备,因此“福宝”最后一次与韩国公众见面的时间定在3月3日。随着这个日子的临近,三岁多的“福宝”妥妥成为爱宝乐园的“流量明星”。

人气飙升的“福公主”

“福宝”是旅韩大熊猫“爱宝(华妮)”和“乐宝(园欣)”的孩子。“爱宝”和“乐宝”2016年3月入住爱宝乐园,通过自然交配于2020年7月20日诞下“福宝”。

归程在即,被韩国民众亲切称作“福公主”的“福宝”人气持续飙升。据爱宝乐园方面统计,近期平均每天访问熊猫世界的游客达到8000人。因为访客太多,原本没有限舞蹈教室制的参观时间被缩短至每人5分钟。

2月20日,韩国民众在韩国爱宝乐园参观大熊猫“福宝”。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2月20日,韩国民众在韩国爱宝乐园参观大熊猫“福宝”。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即便如此,每天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记者在熊猫世界入口处看到,虽然天气阴冷、细雨绵绵,但撑着雨伞等候参观的游客还是排起“长龙”,告示牌上显示,排队时间预计为200分钟。

熊猫世界里,熙熙攘攘的游客高举手机、相机记录“福宝”憨态可掬的模样。一位爸爸告诉身旁的儿子:“这是见‘福宝’的最后机会啦,马上她就要回中国了。”

居住在京畿道果川市的姐妹金俞娜、金世娜听说“時租會議福宝”要回中国,特地坐了一小时的车来到这里,这也是她们第一次来看大熊猫。“今天爱宝乐园一开园我们就入场了,结果还是在熊猫世界前排队等了80分钟,不过通常好像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去九宮格。”

“虽然等了很久,参观时间也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一看到那么漂亮、那么可爱的‘福宝’,就觉得一切都值了。”说到这,姐妹俩不由露出开心的笑容。

写给“公主”的信

为更好向游客展示旅韩大熊猫一家的生活以及它们与饲养员之间的故事,今年1月20日,一间名为“宝之家”的大熊猫主题体验店在熊猫世界旁开业。由于访问人数太多,“宝之家”也对入场人数和观览时间进行了限制。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线上预约,不过常常预约一开放名额就被瞬间订满。

2月20日,一位小朋友在看“福宝”家族的创意作品。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2月20日,一位小朋友在看“福宝”家族的创意作品。新华社记者姚琪琳摄

“宝之家”里不仅有“宝家族”所有成员的介绍、游客自拍打卡区,还有大熊猫与饲养员朝夕相处的九宮格视频影像。参观过程中,饲养员姜哲远写给“福宝”的一小樹屋封信引起了记小樹屋者的注意。

“福宝,我们的小公主,是爷爷。一晃已经和你在一起度过了3年时光,3年的岁月恍如3日。每天你都用充满好奇的眼神看着爷爷,跟随着爷爷。福宝生命里爷爷一直陪伴着你,你知道的对吧?”这封饱含深情的信开头这样写道。

“最近周围总有人问我:福宝非走不可吗?福宝离开你会伤心吗?我总是淡然回答:福宝有她自己的路要走,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离别。话虽如此,却让爷爷的心情更加复杂。”字里行间都是对“福宝”满满的眷恋与不舍。

在熊猫世界,记者见到另一位陪伴“福宝”长大的饲养员宋永宽。他说,“福宝”与饲养员共同创造了许多美好回忆。“如果一定要说最感动的时刻,‘福宝’出生的那一天,离开妈妈开始自己活动的那一天,真正开始独自生活的那一天……这些瞬间都令我记忆深刻。”

“就在刚刚,我还在给‘福宝’写信呢,我会一直关注她的消息。‘福宝’就是这样一只可爱又特别的大熊猫,希望她健健康康,以后有机会我也想去中国再看望她。”宋永宽说。

“再见了‘福宝’,谢谢你!”

来自京畿道平泽市的崔智善在“宝之家”的“福宝”照片前驻足良久。“一想到以后可能(在韩国)再也见不到‘福宝’,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掉下来。”

“因为工作太忙,我没办法经常来,今天也是向公司请假赶来的。‘福宝’在韩国家喻户晓,连我爷爷、奶奶都知道。”说完,崔智善还自豪地向记者展示自己手机上的“福宝”气囊支架。

据爱宝乐园方面透露,他们正在小樹屋为欢送“福宝”准备主题为“遇见你是个奇迹,谢谢你‘福宝’”的特别纪念活动,还计划在“福宝”最后一次与公众见面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直播。

韩国一家私人运营的“福宝”论坛管理员罗景珉告诉记者,作为“福宝”的“铁杆粉丝团”,论坛成员从2月14日起通过自发筹措的资金在地铁弘大入口站等地刊登告别“福宝”的广告,本周六还将在地铁站分发“福宝”纪念品,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记住“福宝”。

面对记者镜头,崔智善眼眶湿润:“以后我还想去中国看望‘福宝’,希望她回到中国继续幸福地生活,即使忘了在韩国的生活也没关系,只愿她一直幸福。”(记者:陆睿、陈怡、姚琪琳;报道员:杨畅、金颢旼;剪辑:王沛;编辑:鲁豫、欧飒、徐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