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春節假期,他們用休息詮釋別樣年味
新華社記者樊曦、王優玲、謝希瑤
新春佳節,萬家燈火。在千家萬戶團聚之際,有如許一群人苦守在各自職位盡心盡責,用現實舉動展示新年別樣年味。
1月31日零點時分,一輛車行駛在龍廈鐵路上,國鐵南昌局廈門供電段龍山供電工區“00后”接觸網工劉林和工友們正在為接觸網裝備“問診包養網評脈”。
無遮無擋的空中檢驗平臺上,身著厚重棉衣的劉林和隊員們雙手凍得通紅,為了功課高效精準,他們年夜多不戴手套。每當完成一個要害點功課,劉林便敏捷低下頭、弓起腰,雙包養網手縮進衣袖中,為本身恢復些許熱意。
“我們只能在深夜高鐵停運‘天窗點’任務,大師都叫我們‘星光男孩’。”劉林說,這是本身餐與加入任務后的第一個春運。“身處‘星光年夜道’,緊盯網上平安,很酷。”
渤海灣的冬天,滴水成冰。1月31日3時許,河北滄州市渤海新區內的邯黃鐵路運輸批示部,中鐵十六局保持員劉佰鑫站在列車尾部的車梯上,手拿對講機,批示司機駕駛機車漸漸向列車接近。跟著“哐當”一聲響,車列穩穩連掛在一路,劉佰鑫抓緊時光對列車銜接部位停止加固和周全檢討,確保每一道工序合適平安規程。
站在運轉的列車上功課,風像小刀一樣割在臉上,“冷不怕,保證列車平安運轉是我們必需實行的義務。”劉佰鑫說。這個假期,他和150余名工友苦守在機務、車務、工務等各個職位,確保礦石、煤炭及沿線貨色源包養源不竭運往黃驊港。
苦守職位顯擔負,奮戰一線守平安。1月30日一年夜早,在110千伏北關變電站巡檢站,國網山東梁山縣供電公司檢驗工區運維職員郭杰和鄭若彤冒著冷氣,開端了一天的巡視任務。
走到1號主變壓器前,他們先是側耳傾聽,從微弱的嗡嗡聲中判定裝備能否正常運轉,接著拿起紅外測溫儀停止“掃描”,細心檢討裝備有無發燒景象,將數據當真記載在簿本上。
“夏季氣溫較低,電力線路不難由於覆冰呈現毛病,再加上春節假期用電負荷年夜,我們要不時清楚線路運轉情形,實時發明和處置平安隱患。”郭杰說,為做好假期保供電任務,他和工友們輪番值班,履行片區特巡包干義務制,“電”亮萬家燈火。
職位雖平常,職責不服凡。有數休息者用汗水和支出,換來沐日生涯安穩有序。寬大扶植者與時光競走,為確珍重點項目、平易近生工程扶植馬不停蹄。
年夜年頭二,四川南充市營山縣,中鐵十九局成達萬高鐵施工現場。早上8點,項目平安治理職員召開班前會,開端了嚴重繁忙的一天。
“五四村跨張南高速特年夜橋是全線重難點工程。春節時代,項目加派平安治理職員,緊盯持續梁鋼筋混凝土施工,確保假期施工平安有序。”中鐵十九局項目擔任人樊小峰說,與70余名扶植者一路苦守工地,他感到假期有著紛歧樣的意義。
千里之外,瑞梅鐵路施工現場也是一片忙碌。春節假期,中鐵二十四局項目擔任人余尚軍一年夜早離開工地,細心檢討各項工序。工地上,混凝土罐車“你來我往”,60多名工人往來穿越。
為保證現場施工流程順暢,早在節前,余尚軍就率領團隊制訂假期施工計劃,梳理水泥、沙石、鋼筋等資料需乞降庫存情形。“把各類資本預備到位、組織到位,就是盼望進步效力。”余尚軍說。
龍往蛇來萬象新,奮進恰是好時節。
在位于湖北襄陽的中鐵十八局引江補漢4標項目現場,“江漢前鋒號”硬巖掘進機的轟叫聲、管片廠的機械運出聲、砂石料場的車輛運輸穿越聲交錯成一片。
引江補漢工程是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首個開工扶植的嚴重項目。“隧洞采用開挖直徑達12.23米包養網的硬巖掘進機停止超長間隔掘進,需求戰勝涌水突泥、巖爆、軟巖變形等多重挑釁。”中鐵十八局項目總機械師安龍飛說,自2024年12月2日“江漢前鋒號”始發以來,現場施工日夜不斷,今朝已累計掘進衝破100環。
華北平原,雄安新區啟動區總部區焦點地帶,雄安國貿中間項目施工現場塔吊聳立、焊花閃爍……
“雄安國貿中間項目總建筑面積超106萬平方米,集軌道路況、辦公、貿易等效能為一體,建成后將成為雄安的城市會客堂。”參建單元中建二局項目司理劉奇表現,項目工期嚴重、施工請求高,春節時代施工團隊苦守一線,確保高效優質完成施工扶植。
年夜江南北,春意漸濃。
懷著對美妙生涯的期盼,一位位休息者用繁忙的身影,為新的一年書寫新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