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省努力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以洛阳市为例,该市着力推动集政务服务、体育健身、养老医疗等为一体的邻里中心建设,丰富功能业态、完善运营模式、鼓励群众参与,把公共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秀气的娃娃大眼闪烁,惹人喜爱,在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等师傅进一步“梳洗打扮”后,再穿上美丽的连衣裙,就可以寄给全国各地的客户……

今年3月份,原本在外省创业的90后郭俊乐,把自己的娃娃制作工坊,搬回到距家不足500米的河南省洛阳市永泰嘉苑社区邻里中心。他坦言:“邻里中心提供的公共服务,既便利又齐全,就像家门口的‘便利店’。正是这点,吸引我回来创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省努力增强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可及性,把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列入重点民生项目,着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工作,把惠民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记者在洛阳市走访时发现,该市为提升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民性,推动邻里中心建设,打造集政务服务、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养老医疗、便民商业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邻里中心功能齐全

公共服务贴近群众

在永泰嘉苑社区邻里中心,郭俊乐找到了一片创业和生活的乐土。

“我的工坊在2楼,邻里中心给我减免了部分租金。工作累了、没灵感了,我就去4楼的健身房锻炼,一天只要一块钱;饿了就去一楼的邻里食堂吃饭,便宜又美味;各种创业的手续,一楼大厅就能办;出门500米就到自己家。在这里生活、创业,简直太方便了!”

去年以来,洛阳市将邻里中心建设作为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的重要载体,集中整合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等基层阵地的空间、功能、人员,按照“6+N”模式,推动政务代办和文化、教育、养老、医疗、体育六大类基本公共资源下沉群众身边,并根据群众需求搭配技能培训、助餐托幼、心理辅导、电商直播、商超配送等若干服务项目。

来到宜阳县后庄社区邻里中心卫生服务站,100多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被分成了6个房间,健康教育室、妇幼保健室、留观室等一应俱全,现代化的电脑和诊疗设备摆放整齐。

“邻里中心建成后,我们搬到了这里,工作环境上了好几个档次。”卫生服务站负责人冯志贤告诉记者,没搬来之前,服务站只是村部外面的两间下沉式瓦房,一下雨就漏水。

从卫生服务站沿着楼道往里走,依次路过老年活动室、缝纫铺、理发铺、少儿托管站。来到大厅后,社区工作人员正在两张开放式的办公桌前,为群众办理电动车证。

“这个邻里中心位于后庄社区中央位置,社区群众走路不超过5分钟,都能到这来。这栋四层小楼里,集合了群众日常生活所需的政策咨询、技能培训等政务服务和养老、医疗、托幼、健身、休闲等日常服务。”宜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建设中,我们努力做到‘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群众最大化’,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等基层政务包養網服务阵地,整合以后就是两张桌子,两间房,其他全部让出来,用来给群众提供更多服务。”

摸清需求因地制宜

空间布局科学设置

正值暑假,学生回家。谁来管孩子,成了很多上班一族的难题。在洛阳市洛龙区石油社区,孩子们有了一个托管的好去处。

作为邻里中心的组成部分,石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社区的西南角。这里的办公室和大厅全部摆放了可折叠的座椅板凳,上午下午供孩子们学习、玩耍,午休时分收起来,再摆上折叠床,就可以供孩子们休息。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则义务当起了看护员。

“我们利用分散在社区各处的邻里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就近提供暑期托幼服务,为家长们解决了难题。”石油社区党委书记高维玮说。

行走在石油社区,到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格的建筑。从龙门大道上的西大门进去,一座外表古朴的圆形穹顶大礼堂耸立眼前,走进去,10多名年轻人在打篮球、羽毛球。这里被改建成了室内运动场,颇受年轻人欢迎。

旁边的仓库改成了河洛书苑,由洛阳市图书馆负责运营,成了学生们暑期学习的好去处;沿着大礼堂、仓库往里走,一排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单身职工宿舍,依次挂着“荷叶修衣服店”“粮油小卖部”等招牌,路的北边则是厂房改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乐养居,为辖区老年群众提供优惠的就餐、康养服务。

“在有关部门和社区群众支持下,我们以非常低的价格租来了这些闲置仓库、厂房,改建成邻里中心的各个部分,虽然空间上不在一处,但都在群众步行10分钟范围内。”高维玮说,“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入户、板凳会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摸清群众实际需求,科学设置邻里中心的空间布局、功能业态,并动态调整。”

各具特色的邻里中心,不仅便利了群众,也成了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西工区唐宫社区邻里中心把水池改建后变成了健身房;瀍河区利民街社区邻里中心将废旧院子改造成社区体育公园;涧西区长二社区邻里中心将废旧车棚改造成技能培训室和舞蹈活动室。这些创新,给城市,特别是老旧城区,增添了一抹亮色。”洛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焦元鹏介绍,今年,洛阳市计划建设片区、社区、小区三级邻里中心238个,按照5分钟、10分钟、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标准,确保公共服务覆盖70%以上城市社区。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运营方式不断完善

“爷爷,这些家具不能摆在楼道里。万一哪天着火了,大家跑不出去,会有生命危险的。”每周六下午,永泰嘉苑社区邻里中心“勇敢先锋队”的男孩们和“暖暖服务队”的女孩们,都会集合起来,到社区的楼栋、过道里巡逻,对于占用消防通道、公共空间和随地吐痰、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进行规劝。

“我们把社区16岁以下的孩子们集合起来,由他们对社区居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永泰嘉苑所在的李村镇镇长褚晶婧说,社区邻里中心定期为孩子们提供绘画、音乐辅导和零食、文具奖励,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

行走在永泰嘉苑社区邻里中心,舞蹈室、书画室、棋牌室、阅览室等的门口,都贴着志愿者的照片、姓名和包養網联系方式。

社区舞蹈队队长兼舞蹈室志愿者马彩凤告诉记者:“我义务管理这间舞蹈室,有空了就来打扫一下卫生,组织舞蹈爱好者来这跳跳舞,邻里中心对咱不收费!”她表示,虽然是义务管理没有酬劳,但她把舞蹈室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定要把这个家管好”。

在涧西区重三社区邻里中心共享厨房,平日里喜欢在这里做饭、切磋厨艺的阿姨们,拿来了自家的烤箱、微波炉和电饼铛;瀍河区利民街社区邻里中心创设首个本土邻里日品牌,首届“利民·邻里日”主题活动的“导演”“演员”“场务”等均由社区居民担任,参与整场活动的居民超过500名。

“在邻包養里中心贡献志愿服务的群众,可以积分。群众攒够积分,可以到社区商铺兑换一些日用品,也是一种小小激励。”焦元包養鹏说,“群众热情激发以后,不仅自觉参与到邻里中心的管理当中,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了共治共享。”他说,邻里中心主要为“三自”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和物质、荣誉的激励。

据统计,依托社区邻里中心,洛阳市已经成立各级“三自”组织4000多个,在推动邻里中心和社区的建设、管理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如何让邻里中心一次建成,能长久为群众服务?焦元鹏介绍,市里鼓励各区县把交通便利、人员密集地段拿出来优先建设邻里中心,建成后交给国有平台企业、第三方公司等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运营,通过设立免租培育期、低租平价化等方式,吸引各类经营主体入驻,既补贴中心长期运营,也为群众提供更多服务项目。

“我们坚持70%面积用于公益的同时,对部分房屋,采取闲时供给群众公益使用,忙时租给商家获利的分时段管理模式,帮助商家把群众流量转化为商业流包養網量,从而为邻里中心的运营获得经费。”焦元鹏说,新的公益和商业互补的运营方式,还在不断探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