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農場技術人員正在查看蝴蝶蘭種苗。 受訪者供圖
去哪兒能沉浸式觀賞蘇超賽事?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的市民來說,去市郊的江蘇農墾集團云臺農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樣的觀賽體驗太特別了!既能和大家一起感受足球激情,還能享受農場生態休閑的樂趣。”市民張大爺興奮地說。借著蘇超賽事的熱度,云臺農場推出“激情蘇超,生態農場”主題宣傳活動,不僅游客量有所增加,農場抖音、視頻號等新媒體平臺粉絲增加了超500人。
70多年前,云臺農場還是一片鹽堿荒灘。在一代代農墾人不懈的努力下,如今的云臺農場,不僅成為糧食生產的豐饒沃土,還是風景優美的“城市后花園”。近年來,云臺農場圍繞建設生態宜居農共享空間場的定位,積極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現代服務業等產業蓬勃興起,給前來游玩的客人們帶來豐富多樣的旅游體驗。云臺農場下屬的云水灣濕地公園被認定為國家AA級景區、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省級農耕實踐教育基地。
夯實農產品優質安全底色
從連云港市區出發,驅車僅10公里就能到達花果山南麓的云臺農場。走進農場大門,占地200畝的花園中,向日葵開得正旺,游客們徜徉在花海中拍照打卡。在水生植物觀賞區,“太空蓮”“日出”“魅惑”等荷花和睡蓮品種競相開放。
在高效設施農業區,6個智能溫室、4個連棟大棚、21個單體大棚整齊排列。智能溫室里,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在數字屏上實時跳動,遮陽幕布、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正在智能系統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運行。無土栽培架上,西紅柿的藤蔓蜿蜒著向上延伸,青色、紅色的果實在綠葉間若隱若現。大棚里還種植著靈芝、辣椒、貝貝南瓜等作物,連云港當地特色的春季豆丹即將迎來最后一輪收獲,65畝秋季豆丹預計8月中旬迎來采收期。
種植基地里,甜糯玉米正值一年兩度的采收期,成熟的毛桃掛在枝頭,白里透紅的顏色、香甜多汁的口感招人喜愛。占地60畝的避雨大棚中,夏黑、巨峰等早熟品種葡萄正處于轉色期,預計7月底、8月初就能上市;還有陽光玫瑰、“紹星9號”等品種令人目不暇接。
“我們堅持早、中、晚熟品種搭配,傳統品種和新興品種兼有,人們既能吃到‘小時候的味道’,又能品嘗到新品種的口味。”農場云水灣農業公司副總經理楊宇介紹,“為了生產出品質高、綠色健康的農產品,我們采取了多項措施:葡萄實行避雨栽培,大大減輕了病蟲害的發生;近幾年,我們將桃樹的樹型更新為Y字形,增強了通風透光,果實的糖度、品質都有提升。在生產環節,肥料以牛糞、羊糞、稻殼、發酵大舞蹈場地豆、海藻魚蛋白等有機肥搭配復合生物菌肥為主,每年每畝地要施用3噸,農藥也以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菌及各種生物制劑為主。所有水果都堅持疏果,雖然產量有所下降,但大小、口感都有了保障。目前,農場的鮮桃、甜梨、桑葚、葡萄、甜瓜、辣椒、西紅柿已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認證。”
口感番茄、草莓、桑葚、秋延遲蘿卜、包菜、蒜苗……無論哪個季節到訪,在云臺農場總能找到新鮮的果蔬。“從種植源頭到加工環節全程嚴格質量管理,共享會議室生產出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才能滿足采摘、研學等項目的需求,夯實農場農文旅一體化發展的基礎。”農場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信學說。
“優質”帶來了顯著的種植效益。以口感番茄為例,每畝產量可達6000斤,產值5萬元,畝效益約3萬元;草莓畝產2500斤,產值6.3萬元,效益3萬多元;葡萄畝產2500斤左右,平均畝產值達2.5萬元,利潤1.5萬元。
以多元業態激發農旅融合新動能
來到云臺農場,游客能夠獲得哪些文旅體驗?
在荷塘、稻田邊,感受白鷺群掠過的靚影。占地1300畝的濕地,已成為100余種鳥類的棲息地。在深幽的樹林間漫步,沿著燒香河行進,看著貨船來來往往。美麗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令人心曠神怡。
“春摘桃桑夏采蓮,秋拾石榴冬品莓”,一年四季,游客都能享受到采摘的樂趣。在萌寵樂園里喂養孔雀、巴馬香豬、黑天鵝,鴕鳥、波爾山羊等動物,最受小朋友喜愛。大草坪上,可以進行戶外燒烤、露營,在休閑垂釣區能垂釣龍蝦、甲魚。農場還發動有才藝的職工開設“農夫小店”。職工們把農副產品精心包裝成文創產品,把家里的老式自行車變身花海打卡道具,提供臉部彩繪、漢服攝影等服務,還有果汁、漢堡、雞蛋卷等小吃,退休職工自發組織的新疆舞、大鼓等文藝節目更是讓游客駐足。多樣的旅游產品供給,拓展了消費新空間。
深挖海州清官文化與農墾精神,農場精心打造“蓮·廉”廉政主題教育基地。占地70畝的拓展訓練基地,配備了彩虹滑道、穿越叢林等無動力設施,還可進行真人CS演練。“同學們看,這是水稻的花粉,用顯微鏡觀察,像小珍珠一樣。”與連云港市實驗中學共建科普基地,農場開發“稻谷的一生”課程,將生物課搬到田間,讓孩子們親身體會從插秧到碾米的全過程。云臺農場與各大單位、學校合作開設“拓展訓練”“田間課堂”等,今年已接待拓展研學團隊75個。
“農場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將現代農業與傳統文化、農事體驗、研學教育等結合,多元業態激發農旅融合新動能。”王信學表示。
當下,云臺農場正緊鑼密鼓地籌備7月底的“葡萄采摘季”。“油菜花節”“桑葚采摘節”“小龍蝦垂釣”“釣魚比賽”……此前每個月,云臺農場都要精心策劃一個特色農事主題活動。這些活動既提升了農場整體旅游形象,提升了知名度,還拓展了客源,吸引了大批“回頭客”。
線上發力創新營銷模式
蘇超賽事火爆,云臺農場也借勢實現了一波破圈傳播——6月28日連云港主場對陣淮安,比賽前,農場在線上設置猜比分的互動環節,猜對的網友能夠獲得禮品。農場的短視頻團隊也沒閑著,在抖音平臺進行實時直播,專業主播帶領線上觀眾“云游”活動現場。
“這是農場探索‘熱點事件+在地資瑜伽場地源’營銷的一次實踐。以創意活動為‘引擎’、以流量瑜伽場地傳播為‘羽翼’,將短期流量轉化為長期品牌價值。”王信學說。
打開“云水灣濕地公園”的抖音賬號,手指輕輕一點,就能購買采摘、垂釣、彩虹滑道暢玩、萌寵投喂等體驗項目。“平均一場直播,就能下單60筆訂單。”云水灣濕地公園負責人卜馳龍坦言,過去,農場農產品雖然品質好,但品牌認知度低,溢價空間有限。近兩年,農場借助抖音、視頻號等分享新媒體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探索線上購物和線下體驗相結合的營銷新模式,力求實現“游客走進來、消費留下來”。
邀請攝影愛好者用無人機航拍農場的花海、荷塘月色、夏收等,制成了精美的短視頻,向網友們展現了云臺農場的風采。農場“90后”職工葉倩雯、陳恒嘯等擔任主播,帶著網友“云體驗”桑葚、西紅柿、西瓜、貝貝南瓜等農作物采摘的過程。據統計,農場5月開展直播13場,累計觀看人數達1萬人次。
6月12日上午,云臺農場“6·18”電商節活動正式啟動,開播20分鐘,平臺實時銷售額達1.3萬元,蝴蝶蘭、大米、菜籽油等單品訂單量居前。3個半小時的直播,總計成交1621件,訂單覆蓋全國20余個省市。
“通過直播,進一步打通優質農產品與線上消費市場的對接通道。后續我們還將整合農場文旅資源,推出‘直播+采摘體驗’‘技術人員答疑’等特色板塊,增強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認可度。”農場電商負責人表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