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个乡村“土教练”和十五个滑冰少年的“跨省”情缘
每日跨省往返,两天一次核酸检测,这是“土教练”陈波的冬季生活节奏。每个清晨,当他驾车驶上黑龙江省讷河市至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的跨江(嫩江)大桥时,一种“回家”的温馨感油然而生。
桥的那边,15个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正在冰场上等他。
陈波与孩子们共同的“家”,是莫旗名将冰雪轮滑俱乐部。在春节前举办的呼伦贝尔市第四届冬季运动会上,旗里征召陈波带着“名将”的队员参赛。8岁的鄂温克族男孩涂锴润作为速度滑冰男子丙组500米项目的最小选手,取得了第10名的成绩。半年前,在同龄孩子的较量中,涂锴润获得呼伦贝尔市青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男子丁组300米个人计时赛的冠军,一战成名。那时,他接触滑冰和轮滑运动才一年时间。
“开始只是为了让孩子强身健体,没想到遇到一个特别负责的教练,取得现在的成绩,我们特别欣慰。”涂锴润的母亲张书云说,孩子小时候身体免疫力低,还比较瘦小,自从学会滑冰后,身体素质显著提升,协调性和爆发力明显增强。
“比赛场馆的冰面好光滑,上面都没有‘棱’,莫旗要是有这样的场地就好了。”这是涂锴润和小伙伴们对于呼伦贝尔市第四届冬运会的最深印象。由于没上过专业室内冰场,许多县城来参赛的孩子,纷纷在赛道上摔倒。缺标准场地,是摆在陈波等基层教练和滑冰小将面前的巨大难题。
“其实我们现在训练的冰场条件已经好多了,原先只能在一个冰冻的湖上训练,每天得等滑冰爱好者滑完包養網我们才能上去,天寒地冻的,孩子们冻得直哆嗦。后来曲棍球中心把外场借给我们,才有了单独训练场地,虽然自己浇筑的包養冰场肯定不如专业场馆,但孩子们都很知足。”陈波说,他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孩子们的家长组成一个庞大的“后勤”团队,不仅帮忙浇冰、扫雪,还自费给场地做了防风围挡。“在这个边远的小县城里,家长能有这么高的意识,如此支持滑冰运动,这是我没想到的,也是我前进的动力。”
“教练的辛苦和负责大家都看在眼里,非训练日的时候,只要有一个孩子想要训练,他也会从江对岸跑来陪练。有这样的教练,我们家长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队员家长黄冬冬说。
为了让孩子少挨冻,陈波经常饿着肚子利用中午时间给孩子训练。有时候,他会一个人默默地给10多个孩子磨冰刀……训练日每天跨省奔波确实很疲劳,尤其是因为疫情,几乎每隔一两天就得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疫情严重的时候,为了避免频繁流动给孩子们带来风险,他就住在一个家长提供的车库里,每次一住就是一个月。即便这样,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莫旗民族众多,体育人才辈出,素有“曲棍球之乡”的美誉,多种体育活动在这里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莫旗孩子基因中的运动天赋和意志品格让陈波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这里的孩子淳朴、坚韧、爱运动、能吃苦,因为他们,我内心的激情再度被点燃。”陈波说,孩子们不服输的劲头,包養網深深感染着他。
陈波生长在农村,从小就热爱滑冰,也一直坚持训练,但家里条件不允许他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后来他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一直把她培养进了职业队,完成了多年的夙愿。陈波表示,女儿成为职业选手后,他已人到中年,包養網本以为梦想该落幕了,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些孩子后,他才意识到,梦想可能刚刚启程。
“现在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这群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好,甚至带出去,他们当中有好苗子,只是缺乏系统训练和机遇,希望借助全国的冰雪运动热潮,能让他们有朝一日走上更大舞台,去展现更好更强的自己。”陈波说。(新华社记者邹俭朴)
發佈留言